恢復崩塌地,一點都不容易 環境正義
崩塌地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種警示,在各式各樣的崩塌成因中,人類的過度開發與利用自然資源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014/09/07 14067
king.f (CC BY-NC-SA 2.0)

崩塌地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種警示,在各式各樣的崩塌成因中,人類的過度開發與利用自然資源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人定勝天的思維下,過去政府治理崩塌地的方法偏向工程,希望快速「矯正」或「恢復」崩塌地的原貌。但是,有那麼容易嗎?

大自然的容顏一旦破壞,是很難恢復的。

在工程之外,崩塌地的治理,更自然導向的作法就是種植植物,而不是填土圍籬,增加無謂的設施的工程手段。台灣狹小的土地群山環繞的地理特性,再多的工程也無濟於自然的報復。在有限可為的植披作法中,撒播與苗木新植是最常見的,但這兩種方法的施作也是有條件限制的。

一般崩塌地坡度在35。內,植物較容易入侵生長,而當坡度大於35。時,植物的入侵就比較緩慢 。除此之外,有些崩塌地因為土壤層較薄,或是坡度較陡而表層土容易遭雨沖刷,所以這樣的崩塌地,植物不易生長,根系無法順利深入地表與地裡。因此有限的工法使用,目的就限於輔助植物能順利侵入崩塌地,進而恢復生態而已。

打樁編柵是一種常見的使用工法,常運用在崩塌地及溪流護岸整治上,主要作法是在每一水平面適當距離下,打入樁腳,再以較柔軟、彈性佳之木條編柵於樁腳間,形成階梯狀之坡地,於階梯狀水平面撒下植生種籽,並於垂直面舖上透水網布,如此等待植生成長,可以慢慢恢復自然景觀,原有的材料也可融入當地的地景之中。

除了打樁編柵外,還有一種是在坡面上鋪上植生網毯作為坡面的穩固,其主要是邊坡綠化植生,防止土壤遭受沖刷,而施作的方法以不織布和疊棉製成網毯,在夾層中放入肥料與草籽,或是在網毯上噴撒種子,並將網毯固定於坡面,等待草籽發芽後,根會先攀附在網毯上,再慢慢侵入坡面,而在植生的過程中,網毯有保護種子生長及減少被沖刷風險的作用。

以案例來說,阿里山宮田段的圖片同一區域的崩塌地,以中間排水道為界,左邊是植生網毯,右邊則是打樁編柵,雖然是同一個區域的崩塌地,但因為坡面及崩塌程度的不同所以採用了不同的方法,不過兩種方法主要都是減緩坡面的坡度,以及降低沖刷,並且幫助植物能順利的侵入崩塌地生長,進而恢復綠美化的景觀與生態。所以,在崩塌地的治理方法施作上,不一定侷限於一種工法的使用,依照現地的環境因素及需求,可以將不同的工法變化組合進行施作。

在了解工法的應用原理後,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如何進行植物的導入。通常在前期會是以導入草本植物為主,因為多數草本植物生長較為快速,甚至對於環境的忍受限度較大,如芒草、百慕達草,所以藉由草本植物形成地表的第一層防護,減少土壤被沖刷的問題,再來則是木本植物的導入,木本植物的生長條件比草本植物來得嚴苛一點,因此需要多花時間了解不同樹種在不同土地的適應性。例如土壤性質、海拔、雨量、氣溫、環境溼度、日照、植物原產地等等,理論上這些都是需要列入考量的。

影響植物的生長條件很多,

其實用物種的生長特性直接套用環境因素的方法並不恰當,而是要先了解環境的地理、氣候條件再來判斷樹種的可行性。其次,苗木新植還有一個問題存在,就是原產地的生長條件與要新植地區的差異性。舉例來說,假如原來產地為低海拔,而新植的地區為中高海拔,光是海拔不同就有氣溫、溼度等差異,而這樣的生長條件瞬間變化,物種是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的,適應過了才會慢慢生長起來,適應不良當然就是死亡淘汰。

所以,在恢復崩塌地並非想像中的易,是需要結合不同領域的研究及施作的實際經驗,且崩塌地的植生治理有如種田一樣,欲速則不達,需要用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去實踐完成。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