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
登入
首頁
關於本站
氣候法中心
地球觀點
地球行動
贊助我們
地球觀點
相關訊息
環品時論:平地造林政策是「現在進行式」
(2020/07/09)
環品時論:台灣氣候轉型的兩個不正義及解方
(2021/11/22)
環品時論:台灣森林碳匯還有潛力
(2022/05/09)
氣候變遷應讓原住民族權利入法
(2022/06/03)
環品時論:投資自然、推動樹權,氣候時代下的新森林治理
(2022/04/26)
環品時論:張子敬陷蘇貞昌於不義
秘書處業務由環保署指派該機關相關人員「兼辦」,111年度預算經費為84萬元,是一個沒有人沒有錢,不受重視的臨時任務編組。
2021/10/31
5480
環品時論:從法制到法治:談「氣候變遷因應法」
環境法治
氣候變遷
「法治」以法為主詞,治為動詞,「法治」有超越「人治」的寓意,在法之中隱含正義(上善若水也)。而「法制」則將法與制(刀)並聯,徒有法律之形式,無實質。
2023/01/19
277
環品時論:新瓶裝舊酒 氣候法恐作用有限
環境法治
台灣既缺天然資源,又有地緣政治風險,國土面積狹小,台灣海峽與大陸緊鄰,如何務實面對高碳結構,重新找尋「發展」之定位,擬定策略,考驗執政信念與能力。
2023/01/11
343
環品時論:淨零支票不能隨便開
環境法治
氣候政治
除了各部會擠出行動計劃外,淨零路徑最需要的是制度變革,實現責任政治。除弊(光電黑金)興利(綠色就業)外,也要以氣候人權視野,消弭氣候轉型帶來的不正義。
2022/12/30
345
環品時論:向人權、原住民更靠近的生態治理觀
生物多樣性
台灣即使無法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也應依循「框架」履約機制,客觀且透明的呈現我國生物多樣性進展,並注意與原住民惠益共享的相關原則與作法。
2022/12/22
322
環品時論:非核家園政策背景不合時宜
環境法治
核二核三延役的問題可謂是以核養綠公投的「合理要求」,關於延役期限與機組安全都是可以根據客觀科學數據給出具體建議。
2022/12/16
322
環品時論:農委會的森林碳匯憑證 不倫不類
生物多樣性
氣候法制
農委會也不應將碳權,關注固碳效益之市場機制,與自然生態環境維繫,類似生態給付之非市場機制混為一談。
2022/11/25
314
最前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頁
最末頁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