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減競爭與合作,新氣候時代的兩大軸線 氣候變遷
從中美競爭與合作的作法以及金磚五國企圖以新的項目融資機制PPP刺激綠色經濟的公共建設等作為,可看出在未來的環境時代,當競爭愈加激烈時,更顯合作的重要
2015/06/22 14368
Simon Connellan,取自Unsplash

競爭,是人類社會難以避免的動機與行為。若說19世紀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領土的擴張、20世紀前半葉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武力、20世紀後半葉的競爭是經濟,大家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意見。那21世紀呢?大概就是環境的永續力。

氣候變遷的影響,已經活生生、血淋淋的在一次又一次的暴雪和乾漠中顯露無遺,也迫使著每個地區面對資源改變所帶來的劇烈生活變化。

在近期上映、幾乎無負評的動作電影〈瘋狂麥斯:憤怒道〉中,描述了缺乏石油、水、和奶(營養)的瘋狂世界,電影是反映文化的櫥窗,而類似場景搭建舞台的電影不斷推出,觀眾似乎早已接受了對未來世界的想像:資源競爭。

電影的場景在虛幻中又有真實的成分。今年年底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預期將通過取代京都議定書的新氣候公約(協議),在「國家預期自主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INDCs)架構下,看似各國單打獨鬥的氣候戰爭,早已以雙邊、多邊的合作遍地開花。

在新的氣候協議框架下,愈來愈多的氣候戰爭其實是競爭與合作並存的。

例如,中美兩國,在2014年底即達成雙邊合作的協議。美國同意到2025年時比較2005年水準降低碳排放量26-28%。中國,則提出在2030年碳排量達到高峰,並且在能源消費中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上升到20%,兩國並據此目標共同簽訂許多合作計畫。

今年4月,經濟正在爆炸性成長的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召開了首次的環境部長級會議,並且從經濟誘因著手,以公私夥伴平台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latform, PPP)來刺激綠色經濟。 PPP是為了彌補過去BOT模式在融資上經常遭遇的困難,注入更多合作、合夥的概念與實際運作,以有別於過去的特許方式進行公共建設,主要差異在於由私人機構承擔風險與管理的責任,而回報則繫於績效。

從中美競爭與合作的作法以及金磚五國企圖以新的項目融資機制PPP刺激綠色經濟的公共建設等作為,可看出在未來的環境時代,當競爭愈加激烈時,更顯合作的重要,而這樣對環境更好的良性競爭,相信可讓人類的文明更加富足和永續。

在以環境為主調的競爭中,雖然擁有愈多自然資源者,似乎佔了上風,但是科技的進步和對氣候變遷的適應力,大幅度的縮小了這個落差。如何有效地的利用資源,創造最大的價值,可能將是資源稀缺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在新的氣候時代中,若不懂得合作共同保護環境,單打獨鬥不僅持久力令人質疑、在貿易和資源全球化流動的時代,更讓人憂心這樣的封閉將導致喪失因應極端氣候的能力。在環境的時代中,不管從經濟、外交或貿易等國家的長項,創造跨國合作的基礎、優化國家氣候體質的轉型與建構,都是迫在眉睫的。

從以上的角度觀察,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通過,無疑是台灣邁向競爭與合作的起點,如能強化政府氣候治理能力並創新相關交易與調適機制,相信必可讓台灣在環境競爭時代取得一席之地。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