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目混珠」,餐桌上的騙局 環境正義
有人在餐廳,點了份圓鱈特餐,未料用餐過後頓感不適,連忙向廁所報到,沒想到馬桶上居然浮現了一些橘色油酯,讓人嚇一大跳。
2015/10/09 14444
Hans-Petter Fjeld ( CC-BY-SA )

從前有個人名叫滿願,他有一顆大珍珠,許多人都很羨慕他。他的鄰居,名叫壽量,也非常希望擁有大珍珠。有一天壽量聽聞有大珍珠求售,馬上花了百金購買,妥為珍藏。

後來他們兩人得了一種需要用珍珠當作藥引的怪病,滿願的珍珠放入水中,光彩奪目,壽量的珍珠放入水中,腥臭難聞。這才發現原來壽量被黑心商人欺騙,買到了一顆魚目。

故事記載於道教典籍「太上大道玉清經」卷十 ,約莫是南北朝所寫下 ,現用以形容,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行為。

這是一千五六百年前的故事,現代人大概已經不會被魚目所騙,然而,生活中仍充斥著許多不良品,對身體甚至是環境有害的東西。

有人在餐廳,點了份圓鱈特餐,未料用餐過後頓感不適,連忙向廁所報到,沒想到馬桶上居然浮現了一些橘色油酯,讓人嚇一大跳。上網查詢後,發現居然是「油魚裝鱈魚」,以次充好的惡劣行徑。

油魚(Oil fish;學名Ruvettus pretiosus)是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俗稱,含18-21%大量人體無法消化的蠟酯(又稱蛇鯖毒素),容易讓人腹絞痛、腹瀉、頭痛,引發身體不適,甚至嘔吐。更讓人尷尬的是,這些蠟酯,只能排出體外,就像是中了整人招數一般,有好一陣子,你的屁股會不斷排油,無法控制。

試想如果食用一客300克的魚排,將有50-60克的蠟酯從你身體流出,那種不快可想而知,也因此日本、義大利禁止進口和販賣,澳洲列為不建議食用魚類。

油魚外觀與體型與價少量高的圓鱈相似,切片後更像,就曾有媒體報導,公營超市與註明連鎖超市,將油魚貼上圓鱈標籤販售。然而兩者價差三倍,對健康影響也截然不同。

可悲的是,這或許是種不得不的市場趨勢,因為真的鱈魚已經越來越少,「魚目混珠」的情況已是常態。

其實,我們常吃的魚堡、魚排,幾乎都不是鱈魚,連圓鱈也不是真正的鱈魚。太平洋鱈、大西洋鱈、格陵蘭鱈等3種鱈屬真正的鱈魚,產於北大西洋寒冷水域一帶,已被列入瀕危魚種,並嚴格限制撈捕量。像是大西洋鱈魚族群已消失90%,世界三大魚場的紐芬蘭鱈魚場也已匱乏,1992年加拿大下令禁捕鱈,3萬人失去工作,接下來的十年當地人口下降10%,百業蕭條 。

補不到鱈魚後,人們開始捕撈外型及口感類似鱈魚的魚種,冠上鱈魚的名稱,成為替代品,如巴塔哥尼亞齒魚(美露鱈、圓鱈、南極鱈、黑狗鳕)、比目魚(扁鱈)等,但牠們也正走上相同的命運,族群逐漸萎縮。

2012年聯合國潘基文秘書長就曾警告超過一半的全球漁業資源已經衰竭,甚至有1/3種類已經完全耗盡 ,並呼籲抑制過度捕撈魚類;擴大海洋保護區、減少海洋污染及著手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

過度捕撈行為正在改變我們的海洋環境,要停止餐桌上的無奈,每個人都要開始改變飲食的習慣與態度。

更多台灣「永續海鮮」資訊與選購指南,敬請參考中央研究院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eafoodguide.php

對於魚群消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欣賞「最後的藍海The Last Ocean」紀錄片,一窺「南極鱈魚」消失背後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xvNXoXAb5o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