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世真的來了 環境正義
「人類」世代表著地球環境受到人為活動影響的徹底改變,已無法忽視。
2016/10/11 66230
圖/Alexas_Fotos

最近地質科學界最熱門的議題是,人類世(Anthropocene Epoch)是否已經到來?

 

今年(105)18日英國地質調查局首席調查學者Dr. Colin N. Waters與二十多位地質學家,在著名期刊「Science」上發表一篇文章,以「在功能與地質上,人類世已與全新世不同」(TheAnthropocene is functionally and stratigraphicallydistinct from the Holocene)為題,闡述為什麼這群地質科學家認為人類世已經來到。

 

研究團隊更拿出一管從西格陵蘭島取出的沉積物作為佐證,而這前所未有的沉積物組合包含著塑膠、粉煤灰、放射性元素、金屬、殺蟲劑、活性氮等,大氣中的碳濃度也大幅提昇,見證人類如何改變地層,以及我們的地球。

 

這群科學家來自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Sciences, IUGS)下的國際地質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Stratigraphy, ICS)人類世工作組(Anthropocene Working Group),已爭辯、探討人類世的定義多時;該工作組共有37位科學家,普遍認為人類行為,特別是塑膠、混凝土使用,以及5060年代核試爆所產生的放射線物質,已對地層沉積物組成產生重大的改變。

 

沃特思博士認為這篇報導不應該當作正式宣布「人類世」已然到來,但可以當作國際地質委員會正式將人類世議題納入地質時間表(Geologic Time scale)與否辯論之重要訊息。

 

自從2000年,荷蘭諾貝爾獎得主大氣化學家Dr. Paul Crutzen開始探討「人類世」之後,這個議題才逐漸被人所重視,經過15年的驗證,終於獲得地質界的正面回應;可悲的,這也代表著地球環境受到人為活動影響的徹底改變,無法忽視。

 

那麼,人類世在地層中,究竟留下哪些難以抹滅的改變呢?

 

如鋁、塑膠、混凝土這類新材料產生的「科技化石」(technofossils)大量出現在沉積物中;多環芳烴,多氯聯苯和農藥殘留濃度也可見增加;1945-1950年代含鉛汽油使用導致鉛206/207比率改變;過去一世紀化肥大量使用導致土壤氮、磷庫存增加近乎一倍;5080年代核試驗,留下大量同位素碳14,以及自然界中稀有的鈽293等放射線物質增加等,都是地層中所透露、專屬於人類所帶來的地質訊號。

 

沉積物也應證了大氣中二氧化碳與甲烷濃度從1850年代急遽上升的事實,相較之下,由自然界樹木或鈣化化石捕捉的同位素碳13比率,則急遽下降,人類影響環境,已遠超過自然的力量。

 

許多小組成員認為,人類世應該從1950年代開始計算,這十幾年間世界人口與消費加速,地貌與環境的改變更為明顯。無論最後人類世是否獲得承認,加入手邊的教科書內,我們更關心的應該是,這樣清楚的警訊,你我是否看見了?

 

英國劍橋大學人類世工作組發起人Prof Phil Gibbard,進一步補充,人類世到來的證據,包含:

 

我們已經將動植物滅絕速度顯著提高,地球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可能高達75%的物種將消失,如果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趨勢不會改變的話。

由於化石燃料使用,工業革命後二氧化碳增加快速,目前濃度已超過400ppm且持續上昇。

20世紀5060年代核試驗,在地球中緯度地區留下同位素碳14,以及自然界中稀有的鈽293

大量的微型塑料顆粒在水道與海洋中被發現,幾乎無所不在,塑料將留下識別這個年代身份的化石記錄,為後人所發現。

因為化肥使用,過去一個世紀土壤中的氮和磷幾乎倍增;根據某些研究,這25億年來人為活動對地球氮循環影響最為廣大。

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黑碳微粒,將留在沉積物與冰川當中,成為這個時代的永久性標記。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