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想吃的藥,地球也不想吃 環境法治
全民健保自民國 84 年開辦至今已超過 20 年,納保率達99.9%,廣為國際稱頌。
2016/11/22 15065
Christine Sandu,取自Unsplash

全民健保自民國 84 年開辦至今已超過 20 年,納保率達99.9%,廣為國際稱頌。價廉物美的醫療,讓國人不易珍惜,除令健保財務困難之外,也造成藥品浪費,這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8年推估,台灣每年浪費藥物多達36公噸。根據健保署資訊,歷年藥費約佔健保給付金額四分之一左右,高達千億 ,其中慢性病佔近7百億;如以慢性病大宗用藥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三高」病人重複給藥日數比率約5-6%推估,可能就會造成近30億的浪費,浪費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負擔。

5月德國聯邦環保局(UBA)發表一份最新研究「環境藥物殘留 - 全球視野」 ,報告指出全球處方藥、非處方藥和動物用藥約使用4千多種活性藥物成份,制藥業以每年10萬噸的速度生產,儘管藥品有價,仍然有許多藥物進入到了環境。

越來越多的文獻證實環境中陸續檢測出了藥物殘留,五大地區全球71個國家均已檢測到藥物殘留,大部分藥物處於地表水和污水,但在地下水、糞便、土壤、生物和其他環境下也有發現。

環境中已檢測到6百多種活性藥用物質(或它們的代謝物和轉化產物),這些藥物多屬於抗生素、止痛藥、降脂藥、合成雌激素(避孕)、β阻斷劑(降血壓) 、X光顯影物質(檢測),越富有的地區越容易發現,也反映了人們的需求 。

藥物透過調節代謝、影響激素平衡或緩解細胞間的訊號傳輸來產生作用,當釋放到環境時,這種生物活性可能對非作用目標的野生動物造成不利影響,損害生態系統的健康。例如止痛藥常見成分雙氯芬酸(Diclofenac),可能造成某些魚類肝、腎、鰓強烈反應,導致死亡率上升;也可能造成鳥類禿鷹腎功能衰竭,數量銳減。

讓人驚訝的是,植物也可能也會受到藥物殘留影響,例如抗生素磺胺,可能對玉米根系生長產生不利影響,高濃度時甚至造成死亡。更讓人驚訝的是藥物服用後,活性成分可能不會改變,或作為代謝物排出,仍可能對環境產生影響。因此,藥物殘留議題已不只是回收藥品本身,整體使用量也是另外一個新興探討領域。

面對藥物浪費,102年起健保署祭出「健保雲端藥歷系統」,提供查詢過去3 個月的用藥紀錄;並自104年7月起針對重複處方及調劑之藥品,核扣醫院藥費及藥事服務費,希望從源頭減少浪費。

然而,民眾用藥習慣為藥物浪費主因,藥品回收仍有其必要性,但很可惜,食藥署一直沒有很積極地進行,僅透過藥師公會全聯會代為研議、回收,未見更積極主導之作為。而食藥署僅針對有健康、品質疑慮的藥品,訂有「藥物回收作業實施要點」,類似不良品回收機制。

事實上,藥品回收除了目前集中丟棄(焚化)外,尚有針對高單價的藥品再利用的做法,美國亦再利用實施經驗可供參考。加快藥物回收計畫執行,對於減少環境藥物殘留,減輕健保財務負擔,都有實際意義,但,食藥署、健保署何時才能行動呢?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