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時論廣場》拚經濟 更要拚幸福 環境正義
我們無法忽視環境變遷的衝擊而繼續前進,必須開始自發減緩發展速度並調整發展模式,否則氣候變遷將會代替我們這麼做。
2015/12/31 55525
朱立倫出席「台灣經濟發展論壇」活動,和工商團體進行交流。(圖片來源:中國時報/姚志平攝)
拚經濟 更要拚幸福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謝英士、資深研究員 高思齊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昨天(12/29)出席七大工商團體舉辦的「台灣經濟發展論壇」,他提到,過去「一切為成長」的發展模式,應該改為包容性成長、互助性成長。我們認同朱立倫對經濟成長目標的反思,但經濟成長甚至是所謂「綠色成長」,其實本身很容易誘發陷阱,應該特別注意。

今年9月英國《衛報》有一篇專欄,標題是「別老想著開發貧窮國家,是時候減緩富國的發展」,作者Jason Hickel反思經濟發展的必要,過去70年來,「經濟成長」一直是全球發展的唯一目標,1980年代迄今,全球的經濟成長超過380%,但每日生活費在3.2英鎊(約160元新台幣)以下的貧窮人口卻增加11億人。

我們生活在一個資源有限的星球上,目前開發已經到了極限,地球只擁有足夠的資源,讓我們每年消耗1.8「地球資源公頃」(gha,一種衡量資源使用與廢棄物的單位),而美國和加拿大的每人年均消費8gha,歐洲4.7gha,台灣則是6.54gha(2007年資料)。現在當務之急應該是實現穩態經濟,不能無限上綱經濟發展的唯一性,而是應該重視資源的有限性,並且強調資源利用的公平性,但這和傳統資本主義精神恐怕無法兼容並行。

台灣經濟發展超過50年,帶來3524公頃土地重度汙染,惡劣的空氣品質、20餘條被汙染甚至消失的河川,當總統候選人提出拚經濟的弓與箭的時候,是否評估過需要增加使用多少電力,燃燒多少煤炭、產生多少事業廢棄物、需要多少土地來掩埋這些廢棄物?國家的正當性來自國民最大幸福的追求,我們不知道增加GDP是否能創造「多數人」的幸福,但可以確定的是,增加PM2.5台灣人一定不會幸福。

長久以來政府、社會氛圍一直要我們追求經濟成長,彷彿這才是一種硬道理,但事實證明,無視資源的限制以及利用的公平性,一味追求經濟成長並沒有為國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是時候停下催促、追趕的腳步,想一想台灣未來的方向在何處。

我們無法忽視環境變遷的衝擊而繼續前進,必須開始自發減緩發展速度並調整發展模式,否則氣候變遷將會代替我們這麼做。

談這些並不是要人類放棄進步,或不再過積極進取的人生。相反的,這是對於我們客觀生存環境的再認識、再理解,並且因此在科技、教育、社會、文化、經濟與環境等層面,尋找出更適合我們的生命意義。

為了台灣世代人民的幸福環境,新任總統準備好翻轉經濟思維了嗎?

本篇刊載於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