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品時論:淨零自治條例真能讓地方脫胎換骨? 環境法治
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施行,相關子法陸續頒布,以及國發會2050淨零關鍵戰略推動的此刻,地方氣候法治如何定位?
2024/02/21 3812
盧玟君/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繪
行政院於春節前核定「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可預見高雄、台南、台中、新北等地淨零、永續、低碳等類似的地方自治條例將陸續通過,但這股浪潮是不是可以帶來新的氣象?恐怕未必。

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施行,相關子法陸續頒布,以及國發會2050淨零關鍵戰略推動的此刻,地方氣候法治如何定位?是在跟風之餘,一切照舊?還是真正可以找出符合地方利益,在中央還在順藤摸瓜之際,讓自己的城市突圍,做好因應氣候衝擊的巨變?在在考驗城市首長的智慧與格局。

以台北市為例,民國111年6月三讀通過自治條例後,隨即修訂「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設置要點」,看似新法新氣象,實則為20年前成立之永續發展委員會「借殼上市」,組織架構沿用、環保局兼任秘書處、經費預算不明、依附於既有局處業務下、委員為無給職或領出席費等,長久為人所詬病、效能不彰、任務編組沒人沒錢的永續會架構,竟透過更名而備受追捧,這與大學「改名潮」並無二致,而類似情況也並非台北市獨有。

這種無實質權責,看似一團和氣的「空殼」委員會制度正是阻礙進步的惡習。地方政府如果玩真的,必須要在中央的法律框架下,效法英國氣候變遷委員會、德國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之設計,實質賦予明確提出城市碳預算規畫和長期目標(而非被動審議),審查評估各局處減碳績效,進行各期碳預算評估等法定職權,跳脫聊備一格的一般委員會大拜拜的窠臼,帶領城市邁向淨零的大挑戰。

有別於減緩、淨零強烈的中央驅動特性,地方更應將重心放在調適、氣候轉型都市計畫以其與公平正義的議題上,例如參酌紐約氣候與環境正義辦公室,關注都市建築、再配置與更新;全市減防災納入氣候視野;避免非必要移動、效率移動運輸,不限於電動化運具的交通政策;對易受氣候衝擊群體給予合理的優惠性措施(Affirmative Action),關注在地氣候人權,推動公眾參與等,建立專業團隊,客觀的檢視市府作為,形成有別於既有逐年委辦、隱含上下關係的諮詢機制,據以管考,才是地方氣候治理得以成功的關鍵。

提出、通過淨零自治條例的城市,應該要體認這是新時代重中之重的政策,不能虛應故事,否則將會遭致惡果,遺害市民。今後城市要改以氣候變遷為治理的中心思想,成立有實質權能的「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著手進行組織改革,強化職權並建立監督機制,以增加透明度與外部性,讓地方成為氣候調適的根據地,以氣候轉型提升地方的福祉。

(作者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副秘書長鄭佾展)

* 本文刊登於民國113年2月20日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40220003592-262110?chdtv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