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品時論:為健康開張環境處方箋 環境正義
多運動、正確運動,接觸自然,身心靈自然健康,這樣的概念很容易理解。
2022/05/26 12595
林琪茵/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繪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副秘書長鄭佾展


聯合新聞網廿四日報導,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與台大實驗林共同發表「森林環境對健康效益的研究計畫」成果,訴求開出第一張延緩年長者肌少症之「森林療癒處方箋」。這是高齡化社會、長照服務加值的嘗試,也是維持國人整體健康戰力,打贏疫戰的重要一步。
多運動、正確運動,接觸自然,身心靈自然健康,這樣的概念很容易理解。一九八六年世衛組織首屆國際健康促進大會,即提出「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確定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創造支持性環境、加強社區行動、發展個人技能,以及將醫療保健服務重新定位於「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等五大行動領域,為以「環境為處方」打下基礎。
身體是自己的,即使沒有「處方箋」,民間登山嚮導、步道導覽、運動教練、瑜伽老師、太極拳等也都是實質進行健康促進及預防失能的工作者,對於維持國人健康很有幫助。因此關鍵不在於處方箋開立的形式,而是在於「可開立」處方箋的媒合諮詢平台,以及足夠、友善且易於接近的「療癒場地」。
美國因為高額醫療費用,已開始注意到傳統看病給藥之外的健康促進模式,洞悉到醫療體系不能只侷限在醫療本身(包括場域),還要關注到病患身處的環境與其他影響健康的因素,甚至有民間機構直接建立線上開立「環境處方箋」的平台。
例如醫療團體Park Rx America,提供醫生、患者(需簽立醫護免責同意書),以及公園綠地管理單位橫向連結,醫病互動、處方箋變化、實際運動情況等都記錄於線上檔案內,也提供開立處方箋教程與模組,便利「以環境為處方」模式推動;成立超過二十年,名列富比世雜誌重要社會企業家Rebecca Onie所創立之健康引導,也積極推動疫情下以環境改善促進健康工作,並結合視訊服務,提供不一樣的健康促進選項。
逐步進入高齡化的台灣,在有限醫療量能下,大家統統擠到醫院是不現實的,後疫情時代,必須要能回應大部分處於「亞健康」(還不到生病,但偶爾身體會不舒服)人們需求,積極建立「以環境為處方」的處方平台。台大醫院雲林分部與台大實驗林的結合,跨出了以環境為處方的重要一步,如果更多醫療從業人員接受這樣的觀念,結合社工、長照等多邊資源,提供不只是一句「多運動」這樣模糊的醫囑,延伸健康醫療的場域與作為,才可能以自然環境為本,擴大並實現健康促進的願景。
* 本文經修改標題後,刊登於111年5月26日聯合報民意論壇: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6341012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