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宗教信仰,思考森林文化(下) 生物多樣性
宗教信仰​是​​建立森林文化的重要力量​​​,​ 台灣與日本自然環境相近,但我們有類似的森林文化嗎?
2017/02/10 66033
日本大阪府萱島火車站,與七百年老樹和諧共存(Photo Credit:Kosaku Mimura/Nikkei)
日本的宗教,主要以神道以及佛教為主,日本佛教,自西元552年傳入,經聖德太子推展發揚後,始奠定基礎。往後千年,佛教的教義與內涵逐漸轉變,形成今日有著濃厚特色的日本佛教(如可食肉、娶妻生子)。

日本佛教的轉變有幾個重要時期,首先是傳入不久後,聖德太子即推動政治改革,以律令制度取代氏姓制度,並將佛教建立於律令制度之內。

氏姓制度是一種以部族、氏族統治為基礎的政治制度,以大王、氏上、氏人、部曲、奴婢等不同身份區分尊卑,依姓的不同,一出生就決定人的貴賤、甚至職業,且身份世襲不易改變。氏姓制度造成地方諸侯割據,不利中央集權,促使聖德太子模仿隋朝,制定冠位十二階、十七條憲法等,施行律令制度將日本引導向統一的國家。

在劇烈的政治改革當中,佛教即作為思想轉換的媒介,其中《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內涵「法華一乘」則是聖德太子認為最能利於眾生的思想[1] [2]。

佛教分為聲聞、緣覺、菩薩等三部分[3][4],一乘佛教包含了過去大乘佛教裡無法得到救贖,被排除在外的聲聞與緣覺,甚至認為龍女或女子也可以得到救贖[5],一視同仁地強調所有人都能成佛。「平等」思想就此於深植日本佛教,這也與律令制度所希望達到的社會觀念改變相呼應。

第二個轉變來到九世紀,日本僧人最澄由中國引入的天台宗及其思想。

天台宗源自隋朝,隨著隋朝覆亡而逐漸沒落,但在日本發揚光大。最澄以比叡山為基地[6],發展聖德太子引為中心思想的《法華經》,與當時德一代表的南都六宗(奈良佛教)相抗衡。

德一認為只有非常少的人能成佛,不具佛性者比比皆是。以人類為中心,開悟的是人,甚至只有少數經過克己、苦行者才能開悟;而最澄進一步擴大了平等思想,認為眾生均有佛性,只要反覆修練終能成佛,最後,甚至說了「草木國土悉皆成佛」這樣的話,認為萬事萬物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將平等觀念擴大到自然萬物。

與最澄同時期,以高野山為基地的僧人空海,則是另一股影響日本佛教思想的重要力量。

空海的佛教是真言密宗,有別於釋迦佛教敬拜人或是神格化的人釋迦如來,密宗敬拜的是大日如來,是神格化的太陽,自然界的根本。大日如來無所不在,存在萬物之間,與日本原有的神道,更古老的自然崇拜信仰接近,也因此空海所代表的真言宗,又將日本佛教與自然信仰重新連結,獲得廣泛支持。而在最澄、空海之後,平等、萬物有靈思想,就演變為日本佛教的重要特色。

爾後,到了十三世紀,鎌倉時代的禪僧,曹洞宗開山始祖道元,更進一步將「草木國土悉皆成佛」,以及悟道思想擴大。禪宗認為,坐禪的姿勢和釋迦一樣,因此能與佛陀融為一體,而道元則提出「身心脫落」的說法,認為坐禪時身體會消融,與佛合一,進而與山川草木等眾生化為一體,宇宙合一。人,不只置身於自然之外,融入自然的想法,便於此時茁壯。

那麼,佛教又是如何連結樹木與森林文化呢? 從日本木雕佛可略知一二。

日本的佛像大多數都是木雕佛,與七世紀,日本奈良時代僧人行基,打破國家佛教禁止向一般百姓佈教禁令有關。為了推廣佛教,行基雕刻許多木雕佛,又被稱為行基佛。相較於中國當時金銅佛像、黏土塑型乾漆佛像來說,木雕佛兼具快速、便宜易於傳遞的優點,也傳承木匠之鄉飛驔工匠技術。隨處可得的木材,加上爾後「草木國土悉皆成佛」的思想影響,木雕佛看上去又多了一層佛性。

自古以來,在日本樹木就被視為靈魂寄宿之所,樹木本身就是神明。因此木雕佛本身,不是佛師雕刻佛像,而是佛原本就在樹木當中;甚至也有直接雕在樹上,隨著樹木成長,這種佛像被稱為立木佛。

至此,原始信仰、神道、日本佛教,透過樹木、萬物有靈的思想,融合為一;而透過宗教,森林得以成為日本文化精神的一環,成為一種別具意義的存在。

當然,一國的森林文化形塑,不單單只有宗教信仰發展脈絡面向。但不可否認,在過去(或是現在),信仰仍然強大,是影響發展不可忽略的一股力量。台灣,與日本環境相近,但我們有類似的森林文化嗎?

由於地緣關係,各個時代不管是從中國,從東南亞,不斷有新移民踏上台灣這片土地,甚至有人認為秦朝徐福東渡的蓬萊仙島就是台灣。各朝各代的移民,各自的信仰,交雜混淆,但由於定居時間相對短促,明末清初大量移民距今不到四百年,他鄉變故鄉的歸屬感不易形成。墳頭上的籍貫仍在中國,究竟是落葉歸根,還是落葉生根,即使是現在仍有本省外省籍之見。 

移民性的歷史背景,地區性的屯墾、分散的族群,以及人口比例逐漸減少的原住民,都讓台灣森林的文化意象相對模糊。現在,問起台灣森林,可能只會想到日據時代森林開採,國民政府賺取外匯,但這前後不過百年,更早之前呢? 森林的輪廓變得非常遙遠,很自然地,屬於台灣自己的森林文化更難以形塑與延續。

或許悲觀了些,但這就是台灣的現實。如果這裡就是我們的家,那麼,從現在開始,什麼才是台灣的森林文化,值得與下一代傳承,訴說的呢? 如果森林終究只是物質的存在,環境資源管理的一環,那應該不是你我心中的森林文化整體吧?!

備註
[1]乘,指車乘,交通工具。比喻能載人到達涅槃境界的法門。

[2]法華一乘指法華經所述「一乘」思想,意旨引導、教化一切眾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徑,是在大乘佛教發展過程中誕生。

[3]佛教三乘法是根據眾生的根機(性情、能力、機緣)而對應為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三種教法。聲聞,以佛為師,遵從佛陀言教身教,知苦、集、滅、道,得四聖諦而悟道者;緣覺,亦聞佛語,憑藉努力與智慧,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悟道者;菩薩,以渡化眾生、趨向佛道以為悟道。

[4]菩薩道為大乘教法,認為其與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小乘有貶低意味,因此正名)差別在於自利與利他差別;在《法華經》當中將聲聞之道比喻為「羊車」;緣覺之道比喻為「鹿車」;菩薩之道比喻為「牛車」,因其渡眾生多,故以牛車喻之,稱為「大乘」,以普渡眾生成佛為目的。

[5]龍女成佛故事出自《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故事大意為八大龍王之一的沙羯羅之女,聽聞佛陀開釋,八歲即悟道,後轉身為男子成佛。而佛教世界男尊女卑見解可從「男身具七寶。女身有五漏」說法窺見。

[6]天台宗總本山為比叡山延曆寺,其實整座比叡山的建築群都是延曆寺的一部分,象徵深山自然、諸堂廟亭、修行僧人與求道來訪之人,都是延曆寺伽藍(寺廟)的一部份,體現萬物皆有佛性、遍地即為伽藍的最澄天台宗思想。

[7] 本文啟發自梅原猛著,徐雪蓉譯,立緒出版社,2016出版之《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一書,有興趣深究的朋友可自行查閱。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