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態系統服務付費!? 生物多樣性
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產品與服務,如食物、纖維、潔淨水、土壤和固碳能力等。
2014/03/27 14737
Luca Bravo,取自Unsplash

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產品與服務,如食物、纖維、潔淨水、土壤和固碳能力等。儘管人類的福祉完全取決於這些生態系統服務,然而這些公共產品卻沒有市場價格,生態系統服務的實際價值也難以衡量。

2007年6月在德國舉行的G8高峰會上,開始了「生態系統暨生物多樣性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以下簡稱TEEB)」研究計畫。該項計畫由德國政府與歐盟執委會(EuropeanCommission, EC)發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主持,獲得德國、英國、挪威、荷蘭與瑞士等歐盟委員會成員國提供財政支持。該研究計畫集合自然科學、經濟學和政策領域的知識、經驗和專業技能,希望能藉此喚起全世界環境政策制定者正視生物多樣性損失的問題,並促使決策者制定相關的政策。

TEEB計畫的研究結果分為兩階段,其中2009年9月起陸續發表了五個相關聯的報告-生態和經濟基礎報告(簡稱TEEBD0)及四份針對最終使用者(國家及國際政策決策者、本地和區域管理者、企業、消費者與大眾)提出的報告(TEEB D1-D4),其中第四份報告(The TEEB Synthesis Report)-「自然經濟主流化:TEEB 方法、結論與建議之綜合(Mainstreaming the Economics of Nature: A Synthesis of the Approach,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EEB)」,被視為最重要的生態經濟報告,希望透過經濟概念和工具協助社會運用各種方法將大自然的價值納入所有層級的決策中。

該報告主要聚焦自然生態系統(主要為森林)、人類居住環境(城市)與企業部門(主要為礦區),其中又以對森林生態系統進行的經濟評估最為先進與完整。該報告提出了「生態系統服務付費」觀念(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PES),指生態系統的經濟價值並非無價,而是無法估計,若受益者能為此項服務付費,使提供該項服務者得到應有補償或報酬並願意持續提供服務與保護生態系統。

目前國際上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補償主要之模式可分為公共支付模式、市場支付模式與國際組織項目的參與模式等三大類。公共支付模式是由政府主導,透過基金或建立補償基金、補貼或稅收優惠等方式來維持和改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接受補償者通常是生產、經營森林進而提供生態服務之個人或企業,這種支付模式為目前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付費模式。

市場支付模式則是在市場機制運作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提供者與受益者之間根據市場規則而進行的交易或補償,這種支付模式存在的基礎是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提供者和潛在使用者間進行廣泛磋商,並邀請相關各方共同參與。碳市場或碳匯市場即是屬於此類方式。

國際組織項目的參與則是國際機構、環保組織或環保志工願意作為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之買方,捐款提供改善森林資源之管理以維持和增加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之供給。例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全球環境基金(GEF)、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單位,即是在世界各地(尤其是開發中國家)透過資助的方式進行環境保護活動,以改善當地森林場域與維護生物多樣性。

「生態系統服務付費」是藉由經濟的概念與工具可協助生態經濟學與社會之結合,將自然的價值納入決策的各個層面,已是國際的潮流,特別是在森林的「生態系統服務付費」的各種作法可提供給台灣森林經營管理上的重要參考。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