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二工作組報告-台灣觀點 氣候變遷
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二工作組報告簡介
2014/04/16 14633
Moralis Tsai,取自Unsplash

一、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二工作組報告簡介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於1988年成立,宗旨係為提供各國政府以科學為根據的中立行為準則,3月下旬在日本橫濱舉行的5天會議中,公佈了300多名科學家花了3年時間撰寫的2600頁評估報告,光是報告摘要就長達32頁,希望說服全球政治領袖儘快採取具體行動。經過數天冗長討論後,全球100多個政府代表於3月31日無異議通過摘要內容。「風險」一字在摘要中出現多達230次,平均每頁出現頻率達5次半,更凸顯出科學家對氣候變遷的憂心程度。

二、第二專論內容摘要-亞洲及台灣之關聯

IPCC報告中直接提到台灣的地方並不多,但此次IPCC特別加強區域性的描述,可從亞洲區的分析當中找出對台灣的提醒,以下簡要列出幾項IPCC報告中提出的負面訊息:

1. 水資源缺乏

人口增加和生活水準提高帶來用水需求增長。落後的管理和氣候變遷使問題加劇,最終導致亞洲大片區域淡水更加短缺。 IPCC報告雖沒在這項議題上直接點名台灣,但對於世界排名第18名 缺水國的台灣,是不可忽視的警訊。

2.農糧安全

報告中指出氣溫上升可能會對稻米和其他在七八月份接近耐熱極限生長的糧食作物產生不利影響。其中稻米最易減產的地區有日本西部、中國大陸華東地區、中印半島南部和南亞北部。但報告中並沒有特別提到台灣稻米受衝擊程度,我們應該積極重視並及早因應。

IPCC在亞洲農業調適策略上,特別提到台灣利用改變耕作型態的政策。99年農委會因應行政院「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而訂的「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調適政策」中提到相關政策方向包括:

(1)將依糧食安全風險分高、中、低三級規劃不同糧食生產結構及供應機制,並參與區域糧食安全儲備。

(2)研發抗旱、耐熱、耐鹽等抗逆境品種。

(3)推動低碳農業、在地消費。

而農委會公佈的103年度施政目標仍可見到(1)及(3)項的內容延伸,包括: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建構多元糧食安全機制;以及在地生產及消費等。

農糧安全是此次IPCC報告中特別受關注的議題,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城市農業」,多少可以舒緩一些城市對蔬菜依賴的強度,也可以減少食物運輸上的碳排放量。

3.洪水威脅

許多亞洲人口住在低海拔沿海地區,這些區域尤易受氣候變遷的威脅,如海平面上升、風暴潮和颱風等。亞洲一半到三分之二人口在一百萬及以上的城市都面臨一項或者多項危險,其中洪水和颱(颶)風的威脅最大。IPCC預測,到2070年,亞洲最可能受沿海洪災威脅的人口密集城市包括加爾各答、孟買、達卡、廣州、胡志明市、上海、曼谷、仰光及海防市(越南)。 雖台灣沒被指名,但台灣同時暴露於3種以上天然災害之土地面積與災害威脅之人口為73%,兩項以上為99%。

我國人口近7成也集中五都和桃園縣,因此洪水對於城市的傷害不容輕忽,近年來我國漸漸把滯洪池規劃入城市建設中,如較知名的台中秋紅谷,台北亦在規劃首座滯洪池(萬美),但5都皆為寸土寸金之地,增加滯洪池及綠地並非易事,因此應將真正能透水的道路也納入城市道路的規劃中,以擴大都會區吸收雨水的面積,曾有學者推估若台北市鋪設33平方公里的高承載高透水鋪面與道路,最高可儲存相當於20座大湖的水量,值得推廣與執行。

4.對健康的影響

報告引用台灣的研究 指出,極端事件如暴雨產生後,會增加蚊子繁殖的場所,加速水媒疾病的傳佈,對於容易有登革熱的台灣來說,是一大隱憂。

5.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在海洋生態的部分,報告指出南海有豐富的漁場,也有豐富的生態,包括珊瑚礁、紅樹林及海草等生物,觀察到此區域因溫度上升出現珊瑚白化,且紅樹林和珊瑚數量也在減少中。南海也是台灣重要漁場之一,此處以捕撈底棲性魚類為主(如帶魚、大黃魚、小黃魚、鯧魚),值得台灣關注。

6.經濟衝擊

到本世紀中葉,亞洲的城市人口將達到14億,占全世界城市人口的50%以上。氣候變遷將加劇許多由快速城市化、工業化和經濟發展帶來的壓力。2000年到2008年,發生在亞洲的由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數量為世界之最。亞洲為此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該數字占全球總經濟損失的第二位(27.5%)。

報告中在各經濟部門的評析中,提到台灣近幾年正大力推動的旅遊業,也提到台灣旅遊部門的應變措施為提供溫度、溼度、風速和雲量的綜合評估指數以衡量旅遊潛力,在氣象局網站中可見到一週旅遊地區天氣預報,地點包括陽明山、日月潭、阿里山、梨山、溪頭、墾丁、蘭嶼、合歡山、玉山、拉拉山、龍洞、太魯閣、三仙台、綠島等著名景點,可見台灣的氣候服務也受到注意,並成為參考之一,值得肯定。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