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處停水SOP還不足以解決台北的水危機 水與海洋
8月上旬蘇迪勒颱風,台北樹倒成災、土石流成災、水濁成災,也帶來一場政治災難。
2015/08/29 13897
GOLDEN KUO(CC BY-NC-SA 2.0)

8月上旬蘇迪勒颱風,台北樹倒成災、土石流成災、水濁成災,也帶來一場政治災難。台北市民在連喝了多日濁水之後,民怨沸騰,逼得台北市長柯文哲親上火線,趕在下一波天鵝颱風到來前,訂下新版SOP 。

未來淨水場原水濁度若超過6000度,將減量取水;超過1萬2000度,則會停止取水。另外,將保留木柵配水池、中和配水池合計2.4萬噸蓄水量,以及天母陽三水源作為醫療用水專用;一般用水部分,共有7維生儲水槽、約1.9萬公噸及14配水池取水站約23.5萬公噸,將依需要設置臨時供水站,以水車方式供水。

此外,據北水處估計,若停水時間長達24小時,恢復正常供水時間約2日,且管線末端、高海拔地區復水時間甚至要更久。

所幸,天鵝颱風只是個擦邊球,新版SOP沒有派上用場,但宛如驚弓之鳥的台北市民,早已提早湧進賣場補水,深怕再喝到濁水,甚至無水可用。

許多老一輩的市民說到,住在台北四五十載,從來都沒有遇過這種情況,但,在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發生的情況下,驟雨所帶來的大水,將更嚴重的掏洗河床,讓原水濁度飆升,影響我們的用水安全。

這或許是必然會發生的改變,而我們必須學著調適。

柯市長是學醫的,很自然的注意到,維生與醫療用水需要獲得保障,但其實由於醫院運作不能中斷的特殊性,建築規劃、設施與營運管理均非常注重緊急供水,例如要求總儲水量依據醫院評鑑基準(條號 1.8.1 符合項目 4),確認醫院持續運作至少三天為最基本需求;衛福部更公布有「醫院之旱災、停水、水短缺緊急應變指引」,不斷耳提面命。

因此,醫院系統的調適能力其實是高的,比較不用擔心。要注意的反而是那些家有嬰幼兒、長輩,或是安養、照護中心這類還不到醫療專門機構規模,又不屬於一般家庭的單位。這些「脆弱」的單位,正是受到極端氣候衝擊最大的族群、標的,如能提早策劃、因應,當能減少災難以及損失的發生。

簡言之,如何在事件之後,不只滿足於「北水處穩定供水SOP」,而是將服務精神與調適能力建構的觸角延伸到各個用水、缺水層面上較為脆弱的族群,將SOP的範圍,擴大到市府公部門,甚至納入私部門,形成全面強化台北市民水調適能力的網絡,才是柯市長在風波之後,應該繼續耕耘的方向。

「水調適」指的是在氣候變遷的大環境下,如何面對水環境的改變,以及隨之而來的各項衝擊;調適的範疇,包括日常水資源管理,以及如颱風、暴雨等極端氣候事件之因應。

2015年8月台北濁水事件,是氣候變遷時代,積極投入水調適的最好契機。期待柯市長能繼續發揮「嗡嗡嗡」的精神,堅持做對的事,讓改變繼續成真。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