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膽的悲歌 生物多樣性 水與海洋
澎湖的馬糞海膽在澎湖縣政府的解禁下,5月16日開放採捕。當漁民們開心的大豐收時,卻也得擔心海膽們可能不到三天就會被抓光。
2015/09/08 15185
Chen Liang Dao 陳良道 (CC BY-NC-SA 2.0)

澎湖的馬糞海膽在澎湖縣政府的解禁下,5月16日開放採捕。當漁民們開心的大豐收時,卻也得擔心海膽們可能不到三天就會被抓光。

澎湖縣政府規定每年的6月到9月開放為期4個月的採捕許可期,今年因為氣溫驟升,所以提前解禁,但是提前開放捕撈海膽,海膽還未生長完全,捕撈上岸的海膽們都很瘦小。

澎湖共生藻協會理事陳盡川說,因濫捕,現在東吉嶼已很難看到馬糞海膽的蹤跡,「族群密度幾乎為零」。

他說,海膽生命力強,除非遇上寒害,否則沒什麼天敵,他在南方四島觀測,過去東吉嶼適合海膽生活的區塊,原有密密麻麻分布,族群穩定,目前只剩下港內還有極少量海膽,這是很奇特的現象。

「在沒有污染情況下,海膽驟減就是人為」,他說,東吉人口少、老化嚴重,在地人多不再從事潮間帶或潛水漁撈,但自從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籌備南方四島國家公園進駐東吉,陸續有工程施作,工人浮潛之餘,發現豐富的海膽及貝類即大肆採捕,加上娛樂船遊客隨手帶走,「才經過一個夏天,海膽就都沒了」。

因為經濟價值高,馬糞海膽常被大量捕獲,過度捕撈造成現在只剩下澎湖離島才看得到馬糞海膽,而澎湖的馬糞海膽活動力又較慢且不愛鑽沙,比較容易捕撈,因此澎湖馬糞海膽成為濫捕對象,近年來數量銳減,讓原本早期澎湖海域隨處可見的馬糞海膽,變得數量稀少、體形變小。

除了澎湖縣政府限時禁採,環保人士也大聲呼籲不要食用馬糞海膽!因為馬糞海膽是以海床中的大型藻類為生,就像是海底的清道夫,而珊瑚蟲需要自然乾淨的環境才能生存,馬糞海膽可以防止藻類生長太快,也不會覆蓋在珊瑚上破壞珊瑚的生長,又因為珊瑚族群愈多,熱帶魚就有愈多的棲息地,所以珊瑚和熱帶魚的生存與馬糞海膽息息相關,馬糞海膽可謂保護珊瑚與熱帶魚的大功臣。

澎湖的馬糞海膽只是海洋問題的冰山一角,冰山底下所隱藏的問題或許遠遠超過我們所想像。當物質欲望過度膨脹、當口腹之慾超過自然的負荷,我們很難想像所處的這片土地,會變成什麼樣子。

而對於四周環海對海洋依存度相當高的臺灣,海膽的問題,又或是說海洋問題的重要性已不言可喻。身為地球的一份子,你看到的是海膽的美味?,還是海洋的悲歌?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