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隻鬚翡翠鳥之後 生物多樣性
鬚翡翠鳥的翅膀為藍色羽毛,身體毛色為白色,面部主要為橙色羽毛,但在眼睛下緣和鳥喙下緣各有一條藍色的羽毛衍生到後腦勺的鳥。
2016/05/09 15822
J G Keulemans/PDM

2015年9月24日,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克里斯菲拉迪(Chris Filardi)率領的團隊到所羅門群島進行生物多樣性研究,其間發現罕見的鬚翡翠鳥(moustached kingfisher),並拍下人類第一次攝影得到鬚翡翠鳥的相片。不過,拍攝後研究團隊選擇將鳥殺死並製成標本,引起學界軒然大波,國際間批評這群研究團隊是拿著科學研究的刀殺無赦的團隊。

鬚翡翠鳥(moustached kingfisher)的翅膀為藍色羽毛,身體毛色為白色,面部主要為橙色羽毛,但在眼睛下緣和鳥喙下緣各有一條藍色的羽毛衍生到後腦勺的鳥。它生在所羅門群島,十分罕見。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指出區內只有約250至1000隻成鳥,屬於瀕危物種,IUCN 紅皮書也將其歸類為瀕危物種。

但研究人員在網上澄清,鬚翡翠鳥並不屬於瀕危物種,而這個科研工作是十分謹慎的。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個鳥,他們要進入森林,幫鳥兒錄音,估算他們的數量,還要帶回實驗室研究其血液,羽毛,和其遺傳基因等,這個標本研究可提供寶貴的科學知識,有助保護鬚翡翠鳥。他們說,這個行為並不是當他們為狩獵品,而殺死他們也會不是造成滅絕或族群數量減少的原因等。

批評與贊同的人各說各話,有人認為做科研沒必要殺死動物,況且標本的功能一般為觀賞和歷史見證,對於了解其生理構造沒有什麼用途。但也有人認為殺死一隻動物不可能會造成滅絕,如果是因為殺死一隻而滅絕,也不會是因為科研,而是肯定另有其他原因。

或許科研工作有其一定的謹慎,但現在科技如此發達,有X光,電腦斷層掃描,3D列印,抽血,PCR(polymerasechain reaction)。要了解他的生態和生理結構為何一定要殺他才能進行科研?科研需要的資料都是可以用這些科技來克服的。難道等待它自然死亡很困難嗎?

況且,研究這種生物的科研團隊,難道只有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嗎?其他單位就不想了解了?如果每個國家各派一組團隊研究,所有的聯合國會員國,一組殺一隻,這個物種豈不是等於滅亡?

問題可能出在自然保育科學研究的倫理尚未形成。

或許人類需要再好好思考生命的價值,克里斯團隊的問題出在他們主觀的認為科研比鳥兒的生命重要,就隨意奪取其生命的行為,完全沒有其他的監督與自律,讓製作標本不是變成科研的迷信文化和懶惰省事的行為。若真是科研需要,我們也必須再思考是否有更謹慎的管理方法,來監督製作標本而產生的殺生行為是否有必要,是否合情合理。

科學研究與生命的價值經常引發倫理的衝突,國際保育界應該以此為鑑,藉由自律或者強烈的倫理使命審慎衡量傳統的標本製作需求與生命的衝突,在保育的同時也得以展現倫理的教育與智慧。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