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可以更簡樸一點 環境正義
最近許多著名經濟學家紛紛對於世界經濟前景表示悲觀,並指出原因不是出自製造端,而是因為消費端。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舉世消費不振,引發經濟發展的憂慮?
2016/06/27 16228
Danielle Macinnes,取自Unsplash

最近許多著名經濟學家紛紛對於世界經濟前景表示悲觀,並指出原因不是出自製造端,而是因為消費端。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舉世消費不振,引發經濟發展的憂慮?

在此同時,來自環境主義的謹慎消費、綠色消費倡議不斷,甚至也有回歸簡樸生活的主張。

簡樸生活的本質,是在追求具品質、重視內在的生活,簡樸生活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實踐環境倫理的生活方式,讓人們追求滿足自己身體與心靈的生活、福祉,也活躍自己的生命。

簡樸的概念與定義,是身為人如何將自己生活過得更充足,人是自願性、自發性地的因情境制宜。

是一種不被動的方式過生活且自給自足,依循生態學的原則處理並透過關心、重視貧困議題,強調簡樸而非貧困。整體而言,簡樸是種中庸之道,偏向生態中心主義為重心。

美國作家梭羅曾在華爾登湖畔住了二年,寫下《湖濱散記》,其中對於人的需要有著非常嚴苛的描述。在他看來,擁有資產是一件不幸的事。梭羅言:「我還見過許多不幸的生靈,幾乎被壓死在財產的重擔下,他們推動著一個75呎長、40呎寬的穀倉,而且還需在百畝田地上不停耕作、種植與收穫。那些沒有產業可以繼承的人,就不必為這些重擔奮鬥,反而能使自己的身體保持良好的狀態。」

在他看來,生活可以很簡單,但也可以很複雜,端看自己的機會與掌握,簡樸生活,從日常生活中做起,不是教條訓言,而是種在內心主動激發出來的感受,徹底的實踐執行,影響自己也把這份力量擴及他人。簡單實在的簡樸,用心生活、實踐自我。

至今,我們已進入文明危機階段,例如負債過多、停滯不前的經濟、社會目標感喪失、特殊利益團體凌駕大眾利益、官僚主義盛行、地方到全球的生態問題嚴重等。我們擁有生活的權利,不能期望在貧富差距的社會裡,人與人間還能和平相處。正所謂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每個人都有一份平等的權利。

如果想要和平地生活,那麼每一成員都應該有合理得到一份世界資源的權利,以維持「像樣」的生活水準。而像樣的生活水準,是有足夠的食物,躲避風雨之處所,受良好教育以及醫療照顧,使人們發揮所長,體認自己是人類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如此才能擴展與累積在文化、同情心、社會群體和自我決定的財富。

從個人的觀點來看,自求簡樸的生活,是一種自發自覺地生活,使生活簡單化,在內在心態與外在境遇,都強調著生活要過的和諧、融洽、有目標、有意義的生活,這也是一個自我探究的過程,特別是在現今全球化、快速的科技步調、社會改變,全球都產生文化上的劇變,這個劇變使得眾人對於意義追尋、地方認同、自我認同的模糊。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