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暖化再向前邁進一步: 強力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HFCs) 將逐步淘汰 氣候變遷
氫氟碳化物在20世紀80年代被當作臭氧層殺手--氟氯碳化物(CFCs)的替代品,用於製造冷媒。
2016/10/18 17744
nrd,取自Unsplash

上周六(10/15),即將屆滿30歲的《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有了新進展 。在非洲盧安達的首都吉佳利(Kigali),近200個《蒙特婁議定書》會員國通過一項新修正案--《吉佳利協定》(Kigali deal),將逐年減少使用殺手級的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HFCs),以對抗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危機。

氫氟碳化物在20世紀80年代被當作臭氧層殺手--氟氯碳化物(CFCs)的替代品,用於製造冷媒。根據美國能源部隸屬之柏克利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統計,到2050年全球將新增16億組空調運轉,產生的氟化氣體(HFC gas )對氣候升溫造成顯著影響。氫氟碳化物除了用於冷媒,也用於滅火器、絕緣發泡物、空氣清淨機以及數據中心的冷卻系統。

1987年通過的《蒙特婁議定書》,是專門為了淘汰氟氯碳化物等破壞臭氧層的氣體而成立。氫氟碳化物雖然不會破壞臭氧層,但卻是強力的溫室氣體,《吉佳利協定》正式將《蒙特婁議定書》的規範對象擴展到氫氟碳化物。

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表示在對抗氣候變遷的大戰中,全球達成限制氫氟碳化物的共識將是“monumental step forward”(巨大的進展),將使全球升溫減少0.5度。

美國總統歐巴馬也表示,蒙特婁議定書的修正案,加上不久前剛跨越巴黎協定生效的國家與所佔排放數量門檻,以及ICAO通過國際航空減排協議,這些重要事件均表示:外交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可以共同合作,留給孩子一個更安全、更繁榮、更自由的星球,就如同祖先留給我們的一樣。

過去數十年由於中國、印度等高人口國家的崛起,家戶、辦公室、車輛中廣泛安裝冷氣,使全球氫氟碳化物氣體的排放量遽增,而氫氟碳化物對氣候的破壞程度是二氧化碳的數千倍,科學家認為如不減少氫氟碳化物排放量,去年巴黎協定訂下的控制升溫1.5~2度內的目標,將無法達成。

吉佳利協定的共識是從2019年起逐步減少氫氟碳化物使用量。由已開發國家率先採取行動,包括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者--美國,目標是淘汰90%的氫氟碳化物。此外,超過100個開發中國家,包括世界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中國,也將於2024年開始採取行動,印度和巴基斯坦則爭取更長的緩衝,從2028年開始行動。

這項協商結論反映了各國發展水平不同 ,因為幾乎所有的氫氟碳化合物都是由一些大型西方化學公司生產的,用於在富裕國家生產和銷售的空調機組和冷卻系統,因此已開發國家政府對一個單一的全球產業施加壓力相對容易。氫氟碳化物的替代品如碳氫化合物,氨和二氧化碳,相對取得容易且安全。

新協定對富國的影響不大,例如歐盟已經開始逐步淘汰氫氟碳化合物,自2011年以來禁止其在汽車中使用。許多全球性食品和飲料公司,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聯合利華,也已經開始用天然製冷劑替代HFC氣體,這些製冷劑更節能,並可以節省資金。新協定受到許多化學和製造公司的歡迎,因為可以提高綠色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擺脫與貧窮國家品牌的低價競爭。

但是反觀印度,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企業依靠舊的製冷和冷卻技術,現在必須投資於研發,升級或更換工廠和設備。

針對新通過的協定,我國環保署表示,氫氟碳化物是舊型冷媒,A段班國家已經承諾會開始逐漸減少使用,表示他們已經尋找到替代產品,過去台灣對於這些標準,都跟著先進國家走,像是冰箱或滅火器的使用,也已經比照先進國家標準。現階段已針對國內氫氟碳化物相關產業,例如積體電路或半導體、冷凍及空調、滅火藥劑生產等排放量進行統計,但有部分進口資訊尚未掌握,後續將協調經濟部、財政部等相關部會,盤點並掌握我國進口氫氟碳化物使用或排放情形,為後續管制工作預作準備。

看來我國還需要加緊直追,要不然又要遠遠落後於國際的現實了。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