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毒性化學物質與人權25周年--新的開始,無毒的未來 環境法治
在台灣,我們高度關注的是移工的職業化學暴露。特別是電子業的蝕刻清洗等製程需要使用大量的高腐蝕性化學物質。
2020/12/05 17772

在國際消除毒性化學物質組織IPEN的安排下,4日上午環品會與近30個亞洲的NGO共同與新上任的「聯合國毒性化學物質與人權特別報告員」Marcos Orellana博士進行3小時的線上圓桌會議,交換意見。

「毒性化學物質與廢棄物特別報告員」(SpecialRapporteur onhazardous substances and wastes)設立於1995年,今年適逢25週年。其任務是調查有毒廢棄物的人權的侵害,以及非法販運的趨勢。2011年將調查範圍擴張到整個產業鏈的生命週期。任務優先事項包括:

◎ 兒童遭受毒性汙染和兒童權利

◎ 工人的權利和有毒物質的職業暴露

◎ 企業的責任

◎ 知情權和獲得救濟的權利

◎ 原住民的權利

在台灣,我們高度關注的是移工的職業化學暴露。特別是電子業的蝕刻清洗等製程需要使用大量的高腐蝕性化學物質,許多工廠為了節省成本不升級自動化設備,而大量使用外籍移工以人力操作,導致工安事件頻傳。

這些操作危險性物質的移工大多為女性,他們沒有獲得母語的職業訓練,化學品沒有用母語標示危險性,也不知道發生意外時該如何處置。母國政府通常態度消極,甚至阻礙NGO介入,台灣政府也刻意隱藏資訊,連與移工派遣國簽訂之雙邊協定都列為機密,不願公開。

在圓桌會議上,本會向Dr. Marcos說明台灣電子業移工的人權處境,並建議將移工的人權保障列為優先事項,藉此關注經濟較發達國家內部的問題,勿將化學品危害由本國勞工轉移到外籍移工

詳細文章連結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