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河」的幾種方式 水與海洋
人類是如何理解環境的,從我們理解河流的方式可以看出端倪。
2021/04/12 17344
河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是特指黃河,後泛稱所有河流,也指銀河。
古代中國有北魏酈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的《水經注》,紀錄大小河流1252多條、500多個湖泊、沼澤,細分類型共有14種,200多處地下水、泉水、井水,甚至還有溫泉的溫度等級,除了水文之外,還詳細記載了河流所經的地貌、地質礦物和動植物,儘管後世證實其中內容有許多疏漏,但這無疑是中國歷史上首次詳細從地理的角度理解河川的紀錄。
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畫家兼發明家--達文西(1452年-1519年)對河川也有濃厚的興趣。當時的畫家鑽研水面或河流光影的變化,而達文西不滿足於這些表象,他想要理解水流的運動方式,於是在手稿畫下各種水流、以及當障礙物放在水流中所發生的變化,在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中,以廣大的流域作為背景,也是出於達文西對河流的愛好與長年的觀察。達文西從河流的「瞬間」(河水的運動)與「整體」(水的流域)兩個角度來理解河流,更貼近於河流的本質,因此達文西被稱為第一個將水帶進西方藝術的人。 
科學又是如何看待河流的呢?在歷史上的絕大時刻,河流的科學都與「防洪」、「有效利用水資源」相關。從生態角度看河川是非常晚近的事,要到1970年代才出現河川生態學。一開始是用魚類棲地來「分區」的研究方式,例如上游是鮭魚區,中游是鱒魚區,下游是鯉魚區,但這顯然是違反常識的,因為河水不斷流動,上游對下游、支流對主流都會產生影響。於是到1980年代才有科學家提出「河流連續體」的概念,主張河流的研究不能分區,而要將河流視為水與生物、非生物、礦物、能量不斷互相影響的系統,彼此之間具有「連續性」。 
事實上,「連續性」不是河川特有的環境特徵,只是因為河川的流水顯而易見的從上游一脈相承到下游入海,所以人類很容易觀察出連續性。除了河川之外,森林、原野到海洋、大氣,整個自然環境都是「連續的」,也就是相互連接而彼此影響,一旦截斷了連續性,環境就變得不健康了。因此,我們可以說所謂的「永續」所追求的就是環境的連續不間斷。
然而,阻絕連續性的因素又是什麼?以河流為例,所有人為干擾都會影響河流的連續性: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水壩的興建,這是對於整個流域沉積物的徹底改變;河道水泥化、地下化則阻絕河流與地下水以及大氣氣體的交換。
反過來說,河川的個性與生命正是來自於其連續性。每條河誕生於不同的發源地,當它還是幼兒溪流時,是什麼樣的河岸植物庇蔭了它,讓它不致乾涸,又是什麼樣的落葉提供它養分,讓它得以長大成「河」承載更多的生命(包括人類),這些歷程賦予它獨特的個性。
世界上每一個偉大的城市、充滿歷史的國度幾乎都有它的母親河,有溫柔的母親,有嚴厲的母親,河畔繁衍數十代、數百代的人必然會沾染、遺傳母親河的個性,於是豐富多彩的塞納河孕育出巴黎的藝術家,由喜馬拉雅山融化的冰雪滴匯成的恆河,讓高潔的神聖住進了印度人的心中。
人們往往看不見自己與自然的連結,總想用一座座大水庫、高堤防讓河川/自然為自己服務,絲毫不知節制對於環境的干擾。在紐西蘭已經出現將一條河川當作「人」來看待的例子,河川不再只為人服務,而是為了河流自己的永續健康而存在,台灣的永續發展或許也應該從為131條河川訂定各自的法律開始做起,讓河流成為自己的主人。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