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報第109期:環境與民主之辯 環境法治
『民主能否不悔?』
2021/05/04 18709
環境負擔 圖/Didgeman

民主是不是未來之路?跟環境又有什麼連結?民主如果失靈,常因無法自我節制,而自我節制,正是環境政治所需的核心。在任期的牽制下,民主常造成逐漸增長的債務(不斷印製鈔票,不斷鼓勵消費,不斷追求經濟成長),而且好像沒有盡頭。因此,民主好像已經見不到光。就像無視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與影響,就變成一種不永續的負債,以今日之便利,侵蝕未來世代的生存基礎。

『環境的改革是攸關政治經濟改變的大事』

在這個無處不政治的時代,放個屁,都有政治味。環境的政治味不會比其他的領域不濃,甚至更濃。政黨之間的環境意識差異,也反應在選舉上。台灣曾有幾次可稱得上是環境議題的公投,其投票結果說明了公眾的態度,但尚未影響政府的行動。改良環境要付出更高的電價、水費,直接破壞的是社會的平等關係,助長階級的對峙,如果造成產業出走,更是政治上的一大衝擊。因此,環境議題的政治不正確性,在執政之後就完全突顯,甚至必除之而後快,割袍斷義在所不惜。

『氣候變遷與民主:尋找新的政治共同體』

政黨是新的規範認同的孵化器,有責任說服、爭辯共享價值理念並允諾實現。台灣從未形成關於自然資源主權觀的政治論述,在民主化的過程中,統獨幾乎佔據了政黨的所有精力,禁錮了政治的想像力。有意願自我轉型的政黨需要一種連結主權、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的政治動能,如果不是氣候變遷,那會是什麼?政治之可貴在於創造「不可能」,而非謹守「僵局」。如果統獨是僵局,那又有什麼價值可以突破?既符合當代利益,又可為未來鋪設一條蓄積的道路?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