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時論廣場》從冷氣到塑膠吸管 水與海洋
冷氣與塑膠吸管,一個帶來舒適、一個帶來方便。舒適與方便,已經成為全球眾多環境問題的源頭。
2018/06/13 53582
圖片來源: 達志影像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謝英士董事長、高思齊研究員


環保署日前公布四大場所限制使用一次性塑膠吸管規劃草案 ,許多網友陷入「沒有吸管該怎麼喝珍奶?」的恐慌,連故宮都發「湯匙文」加以嘲諷。回顧本月初,台北市、桃園市先後宣布中小學教室將全面裝冷氣,同樣引發正反意見熱議。


冷氣與塑膠吸管,一個帶來舒適、一個帶來方便。如果校園裝冷氣是討喜的政策,可以想見限塑有多討厭。舒適與方便,已經成為全球眾多環境問題的源頭。然而這些不是免費的快樂。以冷氣而言,未來中小學粗估15萬台冷氣大軍在台北市同時啟用,排出的熱氣將加劇熱島效應,進一步蒸騰台北盆地,同時每年還要增加大量用電,令人懷疑柯市長是真心反對興建深澳電廠?


至於塑膠吸管,雖然不是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800萬噸塑膠垃圾的最大貢獻者,但卻對海洋生物造成巨大威脅: 吸管很輕很小,很容易被風、河水帶入海洋 ,相信你一定看過那些卡在海龜鼻孔與信天翁腹中,致命而且痛苦的塑膠吸管 ,其中又有多少來自被評鑑為全球4萬多條河川中,塑膠垃圾第16多的淡水河?


許多人還期待著「分解」、「回收」等炫目的詞彙來捍衛一次性塑膠帶來的便利性,但事實上回收已經失敗了,過去50年來,塑膠的使用量增加了20倍,但只有不到9%的塑膠被回收,而且回收用途是低級一次性產品,而不是重複利用;所謂的可分解材質往往只是「裂解」,將塑膠變得小塊,但塑膠終究是塑膠,近來海洋科學界指出這些裂解的塑膠微粒對海洋生態的危害更大,也更容易進入食物鏈,最後來到每個人的餐桌上。


我們肯定環保署跨出限塑的第一步,但坦白說力道還是太弱,在「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中,塑膠吸管要到2030年才全面禁止店家提供,這12年間恐怕還有上億根來自台灣的吸管進入海洋,這是我們對自己的寬容,對海洋的無情。對比肯亞在2017年七月頒布塑膠袋禁令,違反者最高可處4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罰鍰4萬美元 ;「塑膠王國」印度,也在今年五月宣布「在2020年前全面棄絕一次性的塑膠製品」;兩者俱為開發中國家,皆為了環境願意大刀闊斧做出改變,難道台灣是「吸珍珠大於一切」的天龍國、沒有吸管就不能進食?


人類追求便利並不會有盡頭,但要在不會造成地球過大負擔的範圍內追求。吸管不是必需品,它確實可以用其他材質、其他飲食方式取代,而且不會真的「太」麻煩。面對一次性塑膠,環保署務必硬起來引導消費習慣,就像保麗龍杯,台南於2013年帶頭禁用,久了消費者也就習慣了,現在看到用保麗龍裝的飲料還會擔心是否有毒性化學物質溶出。


冷氣與塑膠吸管,具體而微地反映民眾的環境心態,台灣成為負責任地球公民的路還很漫長。


本文經節錄、修改標題後刊登於107年6月13日《中國時報》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