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
登入
首頁
關於本站
氣候法中心
地球觀點
地球行動
贊助我們
地球觀點
相關訊息
本會向聯合國人權高專辦提送報告,爭取國家氣候人權行動曝光
(2024/06/18)
環品時論:審慎評估減碳方法 ESG不能毀生態
(2024/07/09)
環品時論:與台灣距離最遙遠的國際環境公約
(2024/12/16)
環品時論:政策環評前 四接環評應暫緩
(2025/01/16)
環品時論:地球日需要政策而非儀式
(2025/04/21)
環品時論:海外種電 難逃綠色氣候殖民之譏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拋出「海外種電」的想法,要遠赴菲律賓蓋綠電廠,透過船運(意指綠能轉綠氫)或搭建海底電纜送回台灣,引起軒然大波
2024/10/17
7096
樹與疫情時代下的我們
生物多樣性
2020年伊始全球遭遇Covid-19疫情,隨之而來的隔離、封閉,讓很多人的活動範圍縮小到住家附近,每週一樹專欄讓不少人開始注意到周邊的樹。
2021/01/20
25677
環品時論:空汙成為拒絕遣返的人道考量!法國首例
環境正義
2021年元月,法國波爾多(Bordeaux)上訴法院作出了一個強而有力的判決:裁定上加龍省(Haute-Garonne)發布的驅逐令無效。法院的理由
2021/01/18
22203
氣候變遷與人權—調適篇
氣候變遷
《巴黎協定》第7條確立締約國應提高調適能力、加強復原力和減少對氣候變遷的脆弱性的全球調適目標,以促進永續發展,確保採取充分的調適對策。
2021/01/07
26558
氣候變遷與人權—資金篇
氣候變遷
2007年的13屆聯合國氣候公約會議產出一份全球氣候行動的指引,稱為「峇里路線圖」,揭示對抗氣候變遷的四大重點: 減量、調適、技術與資金。
2020/12/29
26454
用「詩」紀錄疫情生活
環境正義
疫情使生活的改變讓人不安,特別是在貧困家庭的兒童,疫情為他們帶來的影響更大。為了讓世界各地的兒童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2020/12/21
27622
《海洋法公約》與一個小國外交官的故事
水與海洋
攤開世界地圖,我們很容易可以劃分出陸地的界線,但是海洋呢? 海洋是誰的領土?海洋可以成為任何國家的領土嗎? 為什麼可以或不行?
2020/12/16
26327
最前頁
上一頁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頁
最末頁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