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品時論:城市淨零的虛與實 氣候變遷 氣候政治
台灣的城市氣候風險是迫切的,卻沒有得到政治人物足夠的重視。僅憑少數具有預警意識的政治菁英也難以改變現狀,最終還是需要市民驅動決心。
2022/10/10 9881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繪
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黃珊珊、陳時中8日同台出席「2022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氣候治理.淨零台北」活動,這是首場首都市長選舉公開談論氣候治理議題,具有指標意義。

三個準市長候選人提出諸如創新激勵措施(例如國外試行的深蹲免費搭公車,以利減少排碳)、城市淨零法治(自治條例)、市長親自主持淨零相關會議等,可謂是各擅勝場,各有亮點。在淨零成為國際發展主旋律的潮流下,城市作為自治體,在不同的國際倡議、公約、協定、框架之中,都具有獨特的地位。政治人物已經嗅到這股不可逆轉的趨勢,準備迎頭趕上,但是,城市之於國家,在中央與地方權限之間,能否找到務實有效的切入點?城市能否以更公平、可究責、更具包容性的方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尚待未來市長們思索與行動。

本文謹提供以下幾點,供各都市長候選人參考,儘早提出可行的城市淨零政策。

首先,城市氣候風險有減緩與調適的雙重性,愈來愈有機會成為政治風險的一部分。例如,城市土地要如何更有氣候考量的利用、保存或恢復?道路本身、兩旁的行道樹、公園、綠地、山坡地等城市範疇內的土地及其所形成的生態系統,在都市計畫、建築、公共設施等的法律,會進化到成為何種氣候法治?在要多大程度上,使得城市氣候行動得以成為城市法治的一部分,深化城市的民主?讓法治可以使環境更好,成為可能?城市居民、政府機構、學者專家、城市非政府組織等,都要在此協力的過程中,通力合作,減少犯錯,以增進城市的發展。 

其次,氣候政策多涉及優惠性措施(Affirmative Action),涉及分配與氣候正義課題。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要投入4千3百多億美元,法案著墨於受污染、氣候衝擊大的弱勢社區,並提供高達600億美元的經費,幾乎佔據整體預算的七分之一,用於「環境正義優先事項」,包括地方政府、原住民部落、社區團體,都可能受惠。法案也有經費挹注城市種樹、抗林火等,頗值參考。

最後,地方最有彈性的部分是基於氣候因素之城市發展規劃。城市發展是不均質的,市中心區或外圍地帶的居民,其生活的空間、密度、需求都不同,彼此的氣候利益並不一定一致,如何調和?是不是可以基於氣候原因,而有不同的城市發展規劃?應該成為城市公共論述的重點。

台灣的城市氣候風險是迫切的,卻沒有得到政治人物足夠的重視。僅憑少數具有預警意識的政治菁英也難以改變現狀,最終還是需要具有氣候視野的市民驅動城市的氣候決心,一群勇於承擔與溝通的城市規劃與建築官員的奉獻,以及帶動市民氣候教育的體制內外的力量,共同協力,始能突破。

* 本文經修改編輯後(城市淨零 未來市長迫切課題),刊登於111年10月10日聯合報民意論壇:https://udn.com/news/story/7339/6674511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