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化石燃料戰爭 氣候變遷
歐盟大約35%的石油、40%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相較於美國僅3%石油來自俄羅斯,歐盟很難跟進美國,做出禁止進口的決定。
2022/03/22 12675

2月底,IPCC最新氣候科學研究:第六次評估第二工作小組報告(AR6 WGII:衝擊、調適與脆弱度)發布,提醒面對已到來之氣候變遷衝擊,需要更積極的調適。


不幸的,IPCC報告是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幾天後發布,國際社會還來不及消化訊息,直至3月初歐洲重要公民網絡「歐洲環境組織」(EEB)發表聲明,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依賴化石燃料的歐洲是幫兇後,「血腥的化石燃料」議題才逐漸發酵。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燃料生產國,俄羅斯高度依賴能源貿易,據統計 2020 年,化石燃料佔其出口額近半,支應聯邦預算達28%。歐盟大約35%的石油、40%的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相較於美國僅3%石油來自俄羅斯,歐盟很難跟進美國,做出禁止進口的決定。


再生能源模範生德國更是尷尬,在福島事件加速廢核後,核電的缺口由其他能源補上。據彭博社報導,德國一半以上的天然氣、一半的煤炭和約三分之一的石油來自俄國,被死死的掐住命脈。這是去化石燃料轉型的陣痛,但沒想到來的那麼突然,也再次凸顯了轉型的必要與迫切。


歐盟畢竟是歐盟,已誓言到明年(2023年)將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量削減三分之二,並在 2027年之前完全停止進口;歐盟也提醒轉型關鍵是美國增加生產再生能源技術所需的礦物和金屬(如電動車電池關鍵金屬),確保不被俄羅斯控制。


氣候政治局勢詭譎多變,就在去年底格拉斯哥氣候大會(UNFCCC COP27),中美達成多項氣候合作協議後,俄烏戰爭,又將中美拉遠;而歐盟與美國的氣候利益一致,在北約框架下,想必兩大強權氣候合作,特別是在去化石燃料戰略調整下,會有很緊密的結合。


但戰爭也會氣候行動帶來負面衝擊,紐約時報評論認為,化石燃料高管將危機變成轉機,改以能源獨立、愛國者自居,正試圖加大美國化石燃料生產與供應;各國增加的軍費,也排擠了氣候轉型所需的資源;美國內部也陷入決策順序問題,北約、烏克蘭,甚至可能釀成第三次世界大戰,2050淨零排放路徑只能稍微緩一緩,即將到來的期中選舉,油價上漲、通膨等也讓拜登政府三心二意。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本身也是全球脫碳的關鍵腳色,作為主要能源生產國,戰爭衝突讓俄羅斯更難以與西方進行氣候合作,也更加強俄羅斯對化石燃料,對能源資本的依賴。國際氣候合作的難度更高,中國能否扮演緩衝的角色則更顯重要。


一場世紀衝突,打亂的看似漸入佳境的全球氣候行動,2050淨零路徑看似更為挑戰。臺灣雖遠離衝突圈(空間上的),但也因全球地緣政治、經濟變化而多所衝擊。這是一場化石燃料戰爭對台灣也是一樣意義,因為我們已經選擇了5成天然氣發電的能源結構,淨零挑戰,非常的大。


* 好文分享【歐洲環境組織(EEB) 發表聲明,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歐洲化石燃料依賴是幫兇 】https://www.facebook.com/EQPF30plus/posts/2066129236887618。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