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品時論:台灣森林碳匯還有潛力 氣候變遷
主流森林碳匯討論僅停留在「碳權」本身,以是否「新增」為考量,並未注意到「既有」的碳匯有其歷史、文化、政治、生態的多重意義,以及森林外溢的環境效益。
2022/05/09 14298
林琪茵/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繪

前環保署長、台大地質系魏國彥教授日前投書《中國時報》,重視自然碳匯觀點筆者深感認同,但文中指出「台灣地狹人稠,難有多餘大片土地可供造林,沒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森林碳吸收量」。此為森林碳匯的主流誤解,且流於表面,有必要加以澄清。

空地造林從無到有,確實是顯著增加碳匯的方法,但除此之外,尚有再造林、混農林業及邊際農地造林、都市綠化等增加「碳吸存」策略;減少毀林、退化及復育、永續森林經營、林火控制與病蟲害防治等「碳保存」策略;以及透過加強土壤碳蓄積、森林監管、公眾參與及法規建置等「碳管理」策略。

森林是可再生自然資源,人工林伐採、重新造林導入生長較快樹苗,可提高碳吸存效率;配合增加林產品使用、生質能等「碳替代」策略,更可減少其他部門碳排放達到吸碳、減碳雙效。

國發會於三月底發布台灣淨零路徑,森林碳匯目標從21.4百萬噸,提高到2050年22.5百萬噸,約增加5%碳吸存量,但「增匯」過程與方法全無交代,僅列2030年之前的需求經費847億,明顯地缺少有效達成目標之制度說明。到底台灣森林碳匯潛力,可行政策選項、實施面積與優先順序為何,從未揭露資訊?這樣輕忽的態度,正是社會不了解森林碳匯經營多樣的根源。

囿於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方法學框架,主要以林地維持林地、其他土地轉變為林地為計算,使林業部門疏於發展新植造林以外的方法學,也是社會不識其他經營方式效益的遠因。例如,佔全台森林面積兩成,現有42萬公頃的人工林,木材蓄積量平均僅132立方米,遠低於妥善經營可達的600立方米,僅此一端,永續林業經營與再造林的潛力足可想像。

至於魏教授質疑2009年森林碳匯為何大幅下降,是否與全球金融海嘯經濟衰退,造成當年碳排放量下降所影響,則是因為同年莫拉克風災造成大量漂流木、林木損失所致,兩者無關。

最重要的是,主流森林碳匯討論僅停留在「碳權」本身,以是否「新增」為考量,並未注意到「既有」的碳匯有其歷史、文化、政治、生態的多重意義,以及森林外溢的環境效益。事實上森林碳匯包括過去歷史累積,與未來逐年增加兩部分,依附於土地,與人民、原住民關係密切,具有歷史責任,因此國際間討論森林碳匯議題時,經常連結氣候正義、轉型正義議題,但這類論述,並未進入國內以及刻正修訂之「氣候因應法」視野。

國公有林地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之碳地位,如何反映原住民的歷史累積及未來逐年增加的碳貢獻,是森林碳匯尚未碰觸的深層課題。

* 本文經修改標題後,刊登於111年5月8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20508002071-262110?chdtv&fbclid=IwAR1DCR7GE7ZsdJkXVdEYRheX7vISRvBMXMOXE_forvzeJjh6n6bF1jcg6XM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