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詞的藝術與影響:永續?可持續? 環境正義
Sustainable在中文的翻譯中,最常出現的有兩種:「可持續」以及「永續」。如果深究辭意,哪個更符合原意呢?
2017/01/03 74912
Gro Harlem Brundtlands女士,永續發展的代言人(Photo Credit:Arbeiderpartiet)
二十世紀,我們遭遇了空前的環境劇烈改變,大部分的改變來自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包含自然資源的枯竭、過度污染、以及造成氣候變遷威脅人類生活型態、持續生存的系統性破壞。 

工業革命以後的經濟發展結構,在環境反撲之後,被普遍認定為「不永續的」(unsustainable)。曾有極端環境論者倡議停止一切經濟活動、不再以經濟成長為人類提升生存條件的唯一手段,然而,這種極端主張很快的就被否決,零成長與社會不平均,容易造成戰爭及其他同樣對改善環境無益且使人類發展更為複雜的情境。

1987年《布倫特蘭報告》(Brundtland Report)在兼顧解決環境問題以及社經問題的背景下,提出了「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主張:發展可以被永續環境承載力的提升所推進,環境承載力可以被理解為能夠滿足人類需求所需要的環境容量。自此以後,永續發展逐漸成為人類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帖。

Sustainable在中文的翻譯中,最常出現的有兩種:「可持續」以及「永續」。普遍認為有不同的翻譯,只是單純因為使用中文的兩大區域—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正體以及簡體的落差而已。

在台灣的使用以「永續」為主;在中國大陸的使用以「可持續」為主。 對中文使用者的我們而言,這兩者的差別只要多思考一點,不難發現其中的差異。「永續」相對於「可持續」,潛藏著更強烈的狀態,象徵永恆的信念,是一種目標式的追尋過程。「可持續」則是形容發展狀態的持續性,更強調能力的建構與實踐。但這也只是簡略的理解,翻譯問題確實可能影響觀念形成與制度建立,不可不慎! 

其實受到翻譯所困擾的不只是中文使用者,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西班牙文,也有同樣的困擾。Sustainable在西班牙文中,也有兩種翻譯:「Sostenibilidad」以及「Sustentabilidad」。針對這兩種翻譯,有人調查發現前者在學術圈使用率比較高,而後者在一般的社會語境中被使用率較高。 這是由於Sostenibilidad是在西文中早已存在的字,而Sustentabilidad則是普遍被認知是由英文翻譯過來的外來字,讀音語拼音上較為雷同。 因此在對於文字定義較為嚴謹的學術圈,以及為求方便與通用上的選擇差異。 

不過,若仔細的追問在辭源學上是否有落差?會驚訝地發現,西文與中文的翻譯一樣,考究下其實是不同的:Sostenibilidad來自Sostener代表維持(maintain)或持續(Sustain);而Sustentabilidad來自sustentar代表辯護一個立場或陳述(defend an argument)。 

因此若是從辭源學上來選擇,最接近當前聯合國所定義的「Sustainability:不折損後代子孫福祉、同時符合當前需求的發展」,恐怕Sostenibilidad無庸置疑的勝出。就算如此,墨西哥及智利等國,由政府帶頭仍然傾向使用Sustentabilidad一詞來詮釋,據了解,似乎是這些國家政府認為使用Sustentabilidad有更強的號召力以及「永續」的決心,您覺得呢?

中文世界裡,到底是使用永續還是可持續哪個詞更能夠帶動政治、經濟和環境三者真的達成符合發展所需的狀態?永續可能嗎?可持續又真的能持續嗎?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