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離我們生產的食物愈來愈遠 環境正義
近年來,因不斷爆出的食安風暴,健康飲食已經成為茶餘飯後民眾閒聊中經常出現的話題。
2014/08/02 10883
Claudio Schwarz,取自Unsplash

近年來,因不斷爆出的食安風暴,健康飲食已經成為茶餘飯後民眾閒聊中經常出現的話題。過去基於美味、便利等考量,許多加工食品不知不覺間,已然成為我們飲食中的常客,冷凍食品、罐頭、調理食品等皆屬之。

外食族的增加、飲食習慣和生活節奏的改變、都市化缺少自耕空間等等,現代人對於食物生產的想像,事實上是相當貧瘠的。

食物從生產到餐桌上,經過許多不同的工序,而其中更牽涉龐大的分工體系、法律規範等等。從最源頭的農產品開始,中央和各地方農政單位都有相關的控管機制,以確保基礎作物不受經濟作物的排擠,以及穩定物價。

生產後,食材被盤商或物流所接收,不同的食材依不同的處理方式,或屠宰、或冷藏、或直接運至市場販售、或被淘汰,其中,更包含進入食品加工業,而成為另一種型態的食物被販售。

依經濟部工業局的定義,食品加工業是指「食品工業為透過食品加工技術與過程將食品或原料混合調製,以供人類或動物食用的產業」。可見食品工業牽涉的技術和領域,從工業、機械、化工、食品分析、物流、經營管理、市場分析等,可說是一門統合的領域,且攸關所有食用者的健康和生命。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製造業產值統計數據,2012年食品工業在25個製造業分類產值排名第8名,僅次於電子零組件業、化學材料業、金屬基本工業、石油及煤製品、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金屬製品業、機械設備業。2013年更上升排名至第7名,超越機械設備業。

儘管2012年、2013年經過橄欖油、抹茶等食品安全風暴,2013年第一季仍有2.68%的成長,2014年第一季在此背景下,還有0.31%的成長。足見食品加工業於製造業中穩定的影響力,而食品加工業因其產品非常貼近每位民眾的生活之中,而更應獲得更多的關注。

整個食品產業包含農業、食品運銷業、食品工業與餐飲業,其中食品工業包含食品關聯性工業(食品機械工業、食品包裝材料工業、食品添加物工業)、食品製造業(屠宰業、冷凍冷藏相關製造業、各式副產品製造業、碾穀業、動物飼料配製業、烘培、製糖、製茶、糖果製造業、以及調理食品製造業)。可說體現了在現代的食物供應鏈下,大部分的食物生產銷售關係。

事實上,許多餐廳已不販售生鮮料理食品,改以加熱調理食品包供餐。如果餐飲業供餐不依照〈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所要求,其雇用之烹調從業人員,應有一定比例具有中餐烹調技術士證,該如何相信我們飲食的健康有所把關?當餐飲業無法可規範並確保從業人員對其處理的食材和經營管理有最基本的知識,我們在瘋迷咖啡、鬆餅、和早午餐時,該如何相信有高品質的食品安全存在?

食物因為加工而有形變、質變,代表食物離開其原始的形態已遠。為了生存,人類雖然會繼續蓬勃地食用加工的食品,但能否兼顧加工食品的品質、甚至關注生產、物流、廚房、餐桌的整體環境品質是值得思考的。這樣整體的食物環境觀也是我們所迫切需要的。

我們的舌頭是敏感的,尤其是對環境。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