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荷蘭-飲用水 水與海洋
荷蘭國名the Netherlands 在荷蘭文中的意思就是指低地國。
2014/05/01 15634
Michal Soukup,取自Unsplash

荷蘭國名the Netherlands 在荷蘭文中的意思就是指低地國。荷蘭許多國土接近甚至低於海平面,除了靠海,境內也佈滿運河,這樣一個與水共存的國家,是怎麼處理每日生活所需的飲用水呢?

荷蘭的水難題

荷蘭的部分飲用水源來自萊茵河,萊茵河流經奧地利、徳國、法國等9國,最後在荷蘭入海,可想而知,處於下游的荷蘭所接收到的萊茵河水,已經不像發源地那般純淨了。

大部分人對歐洲的印象是優雅恬靜、鳥語花香,其實歐洲在工業革命後也一樣經歷過經濟和環境的痛苦拉鋸,萊茵河就曾因承載不了沿岸歐洲各國的污染,而一度得到「歐洲下水道」的臭名,從1900年到1977年間,萊茵河裡鉻、銅、鎳、鋅等金屬嚴重聚集,河水已經達到了有毒的程度。自20世紀50年代起,魚類幾乎在萊茵河上游和中游絕跡。作為下游國家,荷蘭的飲用水和鮮花產業也因來自德國和法國的工業污染而損失嚴重。

攜手面對難題

面對跨邊界環境問題,當然並非單靠一國努力就可以解決的。早在1950年代,法國、德國、盧森堡、荷蘭和瑞士在瑞士巴塞爾就已建立了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ICPR),但剛開始的各國合作並不順暢。直到1986年一次嚴重的化學污染, 30噸化學原料流入了萊茵河,造成大量魚類和有機生物死亡後,引發了民間強烈反彈,這才使得各國願意放下成見,共同整治萊茵河,於1987年訂定了「萊茵河行動綱領」,並在2001年公布了「萊茵河永續發展2020規劃」。

歐洲各國因為地理位置緊密,而認知到環境問題需要共同解決,這樣的態度,也延續到今天,在處理氣候變遷議題上,歐盟可說是最具地區性團隊精神的代表了。

荷蘭人怎麼喝水

除了參與萊茵河的整治之外,荷蘭境內處理飲用水的基礎建設也非常成功,這有賴良好的水處理技術和管線維護。荷蘭絕大多數地方的自來水都可以直接生飲,在荷蘭旅遊時,如果口渴了,即使在洗手間,轉開水龍頭也可以解渴,不用擔心衛生問題,間接減少了瓶裝水的需求;另外,荷蘭人樸實節約的文化,也使得荷蘭人較不易受「喝瓶裝水比較時尚」之類的廣告暗示而飲用。

荷蘭還曾有賣空水瓶以提醒大家少買瓶裝水的倡議,空瓶的品牌是NEAU,後面三個字母是來自法文的水EAU,前面加上N後,念法就近似於英文的”NO”。此舉除為鼓勵人們多利用空瓶裝自來水飲用外,也提醒當地消費者身處少數可直接取得便宜飲用水的荷蘭,應當關心世上有更多人正承受無水之苦;因此空瓶收益也用來資助貧困國家飲用水計畫,此倡議也獲得荷蘭政府的補助,在阿姆斯特丹的中學推廣。

結語

台北市政府環保局日前抽檢市售瓶裝水34件,其中有12件(占35%)用的是自來水,水質與煮沸的自來水相差無幾。瓶裝水給人不實在、又不環保的印象,實在不足取。

從上述可知,荷蘭的飲用水可直接從水龍頭取得,除了是硬水有點破壞口感之外,在安全衛生上是無虞的。直接生飲除可以減少煮水的電力和瓦斯需求外,也能減少因為外出旅遊購買瓶裝水的需求,因為在公共場合的洗手間,就可以直接轉開水龍頭生飲。

其實台灣的自來水水質也是比照飲用水標準處理,生飲無法普及的主因是水管老舊而有衛生疑慮,以及因此衍生的餘氯問題,若要減少台灣對於瓶裝水的消耗,民眾觀念上的改變是很重要的。當然,政府也要積極更新基礎建設以保障飲用水水質,是較為釜底抽薪的做法。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