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認證系統與台灣森林管理 環境法治
森林管理系統的建置,是為了在天然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育間取得平衡,亦即在不破壞自然生態的情況下,將各種資源做最有效的應用。
2014/05/15 14410
蔡嘉宇,取自Unsplash

森林管理系統的建置,是為了在天然資源利用與生態保育間取得平衡,亦即在不破壞自然生態的情況下,將各種資源做最有效的應用。近年來由民間發展出的各種森林認證系統,參加的企業及國家越來越多,蔚為風潮。

台灣為了跟上國際腳步,在比較過不同的認證系統後,引進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的森林認證系統,希望帶動環境永續概念。

森林管理委員會的森林認證系統主要以十項原則為其檢驗標準:

  原則一:遵守法律以及FSC的原則

  原則二:負起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的責任

  原則三:尊重原住民的權利

  原則四:維護社區關係與勞工權利

  原則五:注重森林效益(環境、社會與經濟)

  原則六:環境衝擊(如禁止基改樹木)

  原則七:經營管理計畫

  原則八:進行監測與評估

  原則九:高保育價值森林的維護

  原則十:經營及規劃人造林

根據上述原則,森林管理委員會主要頒發森林管理驗證(ForestManagement, FM)及監管鏈驗證(Chain of custody, CoC)兩種類型的認證。

永續森林管理(Forest Management,FM)驗證主要頒發予森林管理單位,證明其森林管理及木材生產符合FSC 認可的管理原則的認證。森林管理認證主要是檢討森林管理方案及實際的運作情況。林業機構須保護森林生態、水質、野生生物棲息地和顧及本地族群需要,才能符合嚴格的驗證標準。此外,林業機構亦要證明其經營模式在經濟及管理層面上均可長久實施,並需接受定期監督考核。

產銷監管鏈(Chain of Custody,CoC)驗證係頒發給林業產品之製造或供應與銷售廠商的認證。是一個追蹤系統,目的是確保該批來自林業管理森林的木頭從砍伐、運送、加工製造都是真正的FSC木品,沒有被掺入其他非林業管理森林的木頭。

森林管理委員會的驗證規劃,主要是藉由消費者購買有FSC認證的產品,來監督製造或供應與銷售廠商使用的木材原料來源。藉由製造或供應與銷售廠商對取得木材來源的關注,督促森林經營者以永續森林管理方式經營森林。這樣的方式若取得多是消費者的認同與支持,將使多數的森林經營者願意以永續方式經營森林。

回到台灣的現狀,目前國內對森林管理委員會的森林認證系統的研究及推廣已經有不下五年的時間。直到2013年,雖然台灣通過監管鏈驗證的張數已達128 張,但通過森林管理驗證的面積卻仍是零。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台灣目前對森林的經營管理過於保守,大宗國內林業產品及相關原料皆仰賴進口,因此尚未導入永續森林管理的理念,對國內的森林經營管理人也未造成壓力。可預見的未來應該改善此一情況,以健全我國的森林永續經營管理制度。

在台灣,由於市場上所使用的林業產品多數並不是使用在地的原料,使得森林驗證系統在台灣難以藉由消費來影響台灣森林的經營管理。但,事實上FSC森林管理驗證主要是針對森林的經營管理進行驗證,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伐木只是森林經營的其中一項,因此即使沒有伐木作業,也可以進行FSC森林管理驗證。 或許,將來可以考慮以其他形式(如法規)或其他消費管道(如推行通過FSC森林管理驗證的森林遊樂區)等方式,讓FSC森林管理驗證在台灣能發揮更大的效益。

延伸閱讀:FSC Principles andCriteria

https://ic.fsc.org/principles-and-criteria.34.htm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