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能否帶來氣候變遷的新希望? 氣候變遷
2014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二十屆締約國會議,是2015年新的減緩與調適公約生成前重要的談判會議。
2014/11/23 14913
Marvin Meyer,取自Unsplash

2014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二十屆締約國會議,是2015年新的減緩與調適公約生成前重要的談判會議。當2013年在華沙的第十九屆締約國會議得出「國家預期自主氣候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INDCs)的結論,要求各締約國於2015年第一季提出各國「自願」目標時,對於在世界上各個角落積極投入減緩和調適氣候變遷的人們而言,無疑是失望的。

當年京都議定書簽屬生效的魄力,如今在政治的角力、經濟的拉扯中,搖搖欲墜。因此,在新公約預計產出的2015年巴黎第二十一屆締約國會議前,今年12月利馬的締約國會議似乎看好的人少,看衰的人多。

為了匯聚新公約能量,聯合國今年九月於紐約舉辦「氣候高峰會」聚集了世界上具影響力企業的CEO共同站台,宣示企業加入對抗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行列。此一來自民間的動能是否真能鞏固並催化新公約的順利誕生?仍有待觀察。

除了企業的投入與宣示之外,氣候高峰會最重要的成就應該是『紐約森林宣言(New York Declaration on Forests)』。35個國家、20個當地政府、50個企業、16個原住民組織、52個非政府組織/公民團體共同簽署,目標在2020年前減少50%的自然林毀林,2030年時不再有任何自然林毀林。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50個企業名單,包含2005年特地拍片傳達水不是基本人權,應該私有化的雀巢公司; 因為蘇門答臘虎棲息地和印尼重要雨林毀林而有爭議的3家棕櫚油公司:Apical Group Limited愛培科印尼棕櫚油、Asian Agri新加坡金鷹棕櫚油、Musim Mas印尼棕櫚油供應商。此外,百麥、聯合利華、達能、家樂氏等世界知名的食品批發零售公司均在簽署名單之中。

這些企業都是大型的跨國企業,因此,他們的政策是否可以期待也能跨國界的被執行?深入對氣候變遷公約目標持有不同立場的國家市場中,是否能累積更多成功案例,開啟政治談判以外的新外部動力?這些企業如何抵抗金錢誘惑,履行護林承諾也同樣值得關注。

促使企業改變其過去無視全球暖化的立場,一則是聯合國的積極介入推動,二則是來自消費端的市場要求和供應端的經濟牽制,當全球暖化愈加嚴重、極端氣候頻發,使用大量資源、依賴資源最深的企業,也不得不轉念並投入永續發展的行列。

這個趨勢在經濟發展史上,事實上是相當有趣的。資本主義當道下,氣候變遷是否會成為促使企業從過去資源掠奪者的身分轉型為開拓新能源、節約資源者,甚至同意並支持資源的合理分配?

氣候變遷帶來的直接災害使人哀慟,這些哀慟和危機,是否能促使人類社會(包括企業)勇於面對,並共同形塑解決機制?企業自然不能置身事外新公約能否如期誕生?會以何種面貌呈現?在在都將面臨嚴酷的檢驗。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