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台灣黑熊的死 生物多樣性
日前台東向陽山屋發現一隻死亡的黑熊。經過獸醫驗屍後,確定是一隻20-23歲的雄性老黑熊
2014/12/12 14747
亞可 米米(CC BY-NC-SA 2.0)

日前台東向陽山屋發現一隻死亡的黑熊。經過獸醫驗屍後,確定是一隻20-23歲的雄性老黑熊,且十多年前曾由有「台灣黑熊媽媽」之稱的屏科大教授黃美秀繫放。

對比這隻台灣黑熊今昔的模樣,因曾中過陷阱導致斷指,身體留下打鬥後的傷疤……年邁或其他因素,如飲食習慣的改變,或可能在山屋附近出沒並長期取食人類高油鹽食物(或吃到頂新黑心油品……),導致營養不均衡,甚至可能因為食性不符而生病下痢(解剖時腸胃是空的可能猜測之ㄧ),加上牙齒退化與缺牙,進食困難,種種因素,讓牠瘦得皮包骨,比正常成年公熊應有的重量少了近20公斤,晚景淒涼。

台灣黑熊作為台灣山林頂端的掠食者,牠的存在顯示生態系的健全,在穩定生態系上而下(Top-down)的調控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國內對於台灣黑熊等大型哺乳類,於生態環境複雜的交互影響之研究卻非常稀少,因為無論空間或時間尺度上,都需要耗費龐大的研究經費去追蹤記錄,需累積大量的數據才能看出端倪,但我們可以借鏡國外的案例。

20年代以前,美國黃石公園的灰狼因對家畜造成直接的財產損失而被拓荒者視為一種威脅,也因皮毛具有高經濟價值而遭人獵殺殆盡,灰狼族群量急遽下降的情況下,對生態系生物多樣性與豐富度產生巨大的衝擊,國家公園裡的麋鹿、水鹿和野牛數量開始急遽攀升,草食性動物除了使植被快速衰退外,公鹿利用樹木磨角的特性更使大片森林死亡且無法有效更新,終導致生態系中的生產者無法支撐消費者而崩解。

直到1995年,保育人員再次把灰狼引進黃石公園,經過十幾年的復育後,才緩慢恢復原有的平衡。(但目前灰狼數量穩定,甚至威脅畜牧業與人身安全,因此可能被從瀕臨絕種的保育類中除名,這可能使灰狼族群再次面臨捕殺的壓力。此外,灰狼也具有觀賞價值,可以帶來可觀的觀光收益,台灣同樣的保育過渡案例也發生在台灣獼猴身上。

狼之於黑熊於食物鏈中同樣屬於高級消費者,或許可以藉由這樣的關聯性推演出台灣黑熊族群消長可能造成的衝擊。台灣黑熊與灰狼同為肉食目動物,但事實上台灣黑熊為雜食性的機會主義者,不僅獵食鹿科的山羌及水鹿,也能靠食用大量植物果實、果仁(核果)維生,其中公水鹿就如同黃石公園的雄性鹿科動物一樣,有利用樹木磨角的特性,亦會啃食樹皮。樹木遭環狀剝皮後因養份供給中斷而死亡,直接影響台灣森林的消長與更新,這個模式與黃石公園相當類似,所以大膽推測黑熊在調控草食性動物數量與生態系(草地、森林林相等)的健康上必有一定的貢獻。

台灣黑熊還具備直接調控森林健康與更新的機制,就如同鳥類傳播種子一樣。

台灣黑熊體型大、活動量大,一天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活動,如遷移或覓食,且時間長度隨著季節而有所改變,秋冬季為了覓食也會在夜間活動,且不需冬眠,因此需要攝取的食物量多,再加上台灣黑熊的活動範圍廣闊,所以能傳播的種子數量是很可觀的,將種子帶離母樹之後也能獲得較多的生長空間與陽光。無疑的,台灣黑熊在生態中扮演一種有效的長途散播者。

在台灣,人人聽過台灣黑熊,但台灣人對於台灣有熊的體認似乎很低,畢竟長時間接近大自然的人少,真正在野外遇過的人又更少,且刻板印象認為牠是肉食性生物,會對人身安全會造成威脅,但其實台灣黑熊是非常怕生的,各種錯誤認知導致牠所受到的關注程度低,傳統熊掌、膽汁藥補的迷失在過去更是讓黑熊的處境雪上加霜,直到被列為瀕臨絕種的物種時才受到重視。

台灣黑熊野外族群量在學界一直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情況並不樂觀(2009年玉山管理處估計約剩200餘隻),當一物種族群量低於一定水平,雌雄比例失衡、交配機會減少、近親繁殖機會提高,基因歧異度降低,便注定落入滅絕的漩渦之中。

延續先前社會大眾對登山步道與山屋使用方式的質疑,這些人為的干擾,尤其可能改變野生動物的覓食習慣。此外,山坡地過度開發如高山果園、高山道路不斷壓縮台灣黑熊的生存空間,同種之間所佔有的領域互相重疊產生更頻繁的衝突,死亡的黑熊身上的傷疤或許就說明了這一切。

黑熊的死亡帶給我們的啟示很多。台灣高山的活動應該更加避免人為干擾對生態及食物鏈的影響。保育政策的推動,需要包括行政部門在內的所有人一起努力。

台灣黑熊的願望是在山林中活得精彩,而不是在人們的唏噓中逐漸凋零。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