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處理死亡的方式正在改變 環境正義
傳統文化也往往因各種新觀念的衝擊、討論而有了一些修正,甚至是改變。
2014/12/25 14437
Matt Botsford,取自Unsplash

移風易俗,聽起來似乎相當不簡單,但隨著時代的演進所發現的新知或思辨出的新概念,都在科學或社會制度面向不斷的產生典範轉移,而傳統文化也往往因各種新觀念的衝擊、討論而有了一些修正,甚至是改變。

土葬可說是中華文化傳統最常見的喪葬方式,因此有「入土為安」一說,但其實火化的存在也是歷史悠久,從春秋戰國的時代墨子即曾有紀錄。我們老祖先的觀念一點都不古板、守舊啊!

土葬會占用一定數量的土地,久而久之,會造成土地資源分配、水土保持、甚至會影響房屋市場等問題,在地廣人稀的地方或許問題並不迫切,但台灣地狹人稠,從國土規劃治理的角度而言,實在沒有本錢維持相對高昂的土葬形式,所以客觀上就產生了變革的需求。

近年來政府帶頭積極推動火葬,以官方鼓勵勸導,佐以火葬補助,讓民眾從喪葬成本(土葬的成本逐年升高)考量來改變觀念,經過了十多年的推動,目前民眾採取火葬的比率已高達九成三。作為首都的台北市甚至直接禁止土葬,堅持在台北市土葬者只能排隊申請公墓七年輪葬 ,可說是最為貫徹。

隔了一個海峽的對岸,為了保護耕地面積,也自1997年開始大力推動火葬,但和台灣推行狀況較為不同的是,中國大陸是以法律強制的方式推行,且沒有配套和補助措施,反而讓民眾對改變有所抗拒,甚至引發各種爭議。例如出現了依法火化後的骨灰罈入棺土葬、公安強制就地火化、開棺挖骨火化等匪夷所思的案例,最後也僅僅達成了53%的火葬率 。兩相比照足見在推動這樣一個變革傳統的政策時,提倡鼓勵的非強制方式其實反而較為有效,也較不容易遇到社會抵抗。

近年來政府開始推動概念上更先進的環保自然葬,除了配合環保和自然主義的思潮以外,政策治理面上其實是為了解決公立的火化塔位漸漸不足,而私立納骨塔良窳不齊,且價位偏高,出現了資本化與公平性的隱憂,新設納骨塔長期以往也會和土葬一樣有佔用土地資源的問題,透過推行不設墳頭牌位的環保自然葬,也許可以在這個土地利用和傳統文化的矛盾中有所突破。

環保自然葬和傳統葬俗文化的衝突顯然是更進一步,也因此需要更周全的配套方式,以台北市率先開始推行成本最高的海葬來說,由於採用了最少的限制(不限設籍地)和最大的補助(免費)等方針 ,這幾年也陸陸續續從一年一場擴展到一年四場的規模,甚至推行到新北與桃園等縣市 。樹葬與花葬則有效利用了現有的公墓用地,同時做為公園造景令人賞心悅目。透過這樣的多元漸進的推行方式,慢慢地人們也能接受,並且是歡喜的接受。

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將能以「塵歸塵,土歸土」的達觀心態來面對死亡。移風易俗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務。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