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7/3國際無塑膠日International Plastic Bag-Free Day 無塑消費 環境正義
在歐盟,人們每年使用1000億個塑膠袋。
2015/07/03 15232
Brian Yurasits,取自Unsplash

許多人想像中的歐洲人購物場景,可能是拿著紙袋,事實上,歐洲許多國家的超市結帳台邊,就有一捲捲比台灣塑膠袋輕薄許多的塑膠提袋供消費者免費使用,可想而知,塑膠袋用量在歐洲也一樣是令人苦惱的環境問題。據統計,厚度50微米以下的輕量型塑膠袋是歐盟使用最多的塑膠購物袋,在西元2010年歐盟每人使用198個塑膠購物袋中,90%是輕量型的 。

在歐盟,人們每年使用1000億個塑膠袋。有使用最少的如丹麥及芬蘭,平均每人每年使用4個塑膠袋,但也有使用極多的如葡萄牙,平均每人每年使用466個塑膠袋。

許多被短暫使用的塑膠袋漂流到地中海,分解成小碎片,形成傷害生態的「塑膠濃湯」。

上個月,歐洲議會就針對塑膠袋通過新法規,將要求歐盟國家必須大幅減少最常使用與對環境造成最大污染的塑膠袋使用量。歐盟執委會估計,新法規每年可節省高達7.4億歐元。新法規訂定具有強制力的減量目標,歐盟會員國必須選擇:(a)採取行動使每人每年平均使用之輕量型塑膠袋(lightweight bags)數量在西元2019年底前減至90個,並在西元2025年底前進一步減至40個;或(b)確保在西元2018年底前商家不會再免費贈送輕量型塑膠袋給購物的消費者。

除了政府政策之外,消費者自己的行動是更為重要的力量。在歐洲,興起了一股無包裝的購物風潮。

每年約產出1600萬噸的廢棄包裝的德國,在超市約95%的商品是只能單次使用的包裝。2012年,一位法裔德國媽媽,Marie Delaperrière,開始了無包裝商店的計畫。

其實這種消費型態很像古早的購物模式,要多少米、麵、幾顆蛋?,直接請老闆娘裝進籃子裡。也類似傳統市集,生鮮水果、五榖雜糧,付完錢即放進自備的提袋。

有限塑法規的台灣,其實使用塑膠袋的狀況並沒有比歐洲好,根據報導,台灣人用塑成癮,平均每人每天使用2.75個塑膠袋,每人每年平均使用量782個,全台加總每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相較歐盟國家,年平均使用量198個,台灣人的使用量是歐盟的3.9倍。 另外,台灣海灘最常見的廢棄物是塑膠袋與紙袋,多達2萬5132個,占23.75%,第2至5名分別是免洗餐具11.64%、瓶蓋9.49%、吸管8.39%與玻璃飲料瓶7.41%。

塑膠在我們生活中可說是無所不在,台灣也有人致力於過著無塑的生活,本會曾邀請過小事生活的創辦人洪平珊小姐到我們TEED化學與環境論壇分享自身經驗,她過著幾乎不用塑膠的生活,除了最基本的自備容器買東西、不外食以杜絕外袋包裝、甚至因為找不到沒有塑膠包裝的沐浴用品,而只用清水清潔,連女生每個月都要用的衛生棉,她都用布衛生棉,也許,我們沒法每個人都做到這麼徹底,但至少,我們可以把購物後仍能使用的塑膠袋隨手放在包包裡,下此購物時就可以減少一個塑膠袋。衷心希望有一天無包裝商店的風潮可以吹到台灣,讓消費者可以更輕易地、更絕決地和塑膠分手。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