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聯合國一再呼籲種樹救地球,今年的4月22日地球日主題更以一個人種一棵樹當作訴求,但目前每年全球仍有超過330萬公頃的森林正在迅速消失,而這個數字已經扣除各國積極種回的樹木量。因此,關於樹木、森林的問題,依舊是我們必須關心與重視的問題。
樹是一切問題的答案,樹木不僅涵養水土、也淨化空氣、吸碳,樹木提供自然界動植物的生存空間與養分,可以說是森林生態系的核心靈魂。因此,把樹種回來,可以說是全體人類對自然環境無庸置疑的迫切責任。
韓國政府分五個階段,總共種了110億顆樹,將森林覆蓋率從1955年的35%拉高到2011年的64%,就是為了恢復因為日本殖民和韓戰期間被大量砍伐的森林。
肯亞則是於殖民統治後,急速增加的人口對於能源、糧食、房屋材料及開發土地的需求,森林大量被砍伐,2009年森林覆蓋率僅1.4%。 因此於2010年修憲,在憲法中規定未來森林覆蓋率至少達到百分之十以上,以確保國家環境與自然資源之永續發展利用。透過地方分權以及創造造林經濟的方式,積極造林復育。
臺灣在1954年第一次森林資源調查即有50%的森林覆蓋率,到1990年第三次森林資源調查,已達到58%的森林覆蓋率。從李登輝總統時期啟動全民造林運動,馬英九總統任內則積極獎勵平地造林。今年臺灣第四次全島森林資源調查已經在最後驗收階段,估計很快全民即可看到造林的成果。
當森林大量被砍伐、自然的復原速率跟不上人類與自然的破壞時,究竟應該如何面對?是積極強化治理?還是坐以待斃?一直都是學術與實務爭論不休的問題。關於恢復環境,我們人類懂得太少,唯有懷著謙虛、學習的心態,有意識的避免產生恐懼、疏離和無知的情緒判斷,謹慎的參與和修正,並且秉持科學的精神不斷反覆驗證、調整介入的程度與方法,才有進一步探索人與自然共存的永續未來。
主管森林事務的林務局,應該檢討森林治理的根本性原則,在保育與利用之間實事求是,例如,當前集中育苗的政策是否有助於森林永續?而以中央集權、採購工程化的造林實務是否應該適度修正?朝向更社區、更細緻、更有效率的方式經營?指定造林樹種是否可以更因地制宜?隨時更新?適度的地方分權、引入在地有償委託管理的模式是否值得考慮?不同林地地質狀況的造林方式是否能更有科學依據,並持續觀察崩坍與變化的地貌?森林能否永續的政策是否與時俱進?等等。
正確面對森林的態度,既不是恐懼,也不是疏離,而是要透過對森林治理的持續關懷以及永續為念的多方參與,才有可能讓台灣的森林既能達到保育,又可兼顧永續利用的大局。
要讓台灣的森林更好,需要的是各方專業的參與討論,而不是製造恐懼與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