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根也沒想過,音樂與道路這兩個名詞,竟然可以關聯在一起?!
道路伴隨汽車的發展,已經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之一。但道路是不是可以不僅僅擔負運輸的工具,還可以有其他想像?
在金門金寧鄉,車子經過古寧頭頂林路的路段,出現一條會發出聲音的道路,假如車子有在設定的速限內行駛,透過輪胎與地面的磨擦,地面會產生出一段旋律。這項計畫是由金門大學土木學系研究團隊利用簡單的止滑條所設計的音樂道路,希望獲得縣府挹注經費,讓它成為金門觀光的新亮點。許多經過這條道路的民眾聽到民歌〈橄欖樹〉的旋律「不要問我從哪裡來」之時,頗為驚訝與感到新奇,研究團隊表示,這是全臺灣第一條「音樂道路」。
什麼是「音樂道路」(Musical Road)?音樂道路最早於1995年由丹麥藝術家設計,稱為Asphaltophone,藉由在路面設置一連串凸起的小點,讓車輛行駛時產生震動並發出特定頻率的聲音。其目的本來只是為了防止駕駛開車打瞌睡,後來此構想的推動在日本創造出更多的發揮和運用。
目前音樂道路在美國、南韓和中國都有。其道路的設計原理在於地面設置出不同的深度與間距之溝槽、減速凸點或標線,一旦車輛通過時因為輪胎的磨擦和震動,產生不同的聲音,製造出特定的音頻效果,不但讓汽車行駛時增添樂趣之外,也可提醒用路駕駛人注意減速。
金門音樂道路的研究團隊於2015年11月開始實驗,當時在同一條路上已經可以發出〈快樂頌〉的旋律。在國外主要的技術是調整道路舖面的凹槽寬度或深度,金門仍在實驗階段。因此,在不破壞路面的情況下,材質採一般家用的止滑條,以寬約1公分、長和輪胎胎面相同的39公分舖設,再以3到4公分不等的間距,嵌在地面,讓輪胎經過時摩擦產生Do、Re、Mi等音階,經過幾次磨合、調整、測試,完成富有「臺灣味」的音樂道路。
然而,音樂道路的設計案例,在繁忙的都市中似乎較不受青睞。以日本為例,2012年曾經在群馬縣長野原町的北輕井澤地區之國道146號設置音樂道路,但由於發出的音樂聲響過大,受到週邊居民抗議,最後在2013年撤除此設計。原本出自於美意的道路設計,竟造成附近居民的生活困擾,看來要擺脫枯燥乏味的道路環境,仍需要一些時間的適應和瞭解。
音樂道路的優勢除了具有控制車速的效果,同時也可以避免駕駛打瞌睡,若在固定車速所產生的樂曲能與地方風俗民情特色結合,或許更可成為該地區的觀光景點。從音樂道路的發展可以看出,道路的角色其實可以很多元。道路在氣候變遷時代也可以是防災、減量與調適的重要關鍵,道路不但可以吸碳,也可以創造地下生態系統,兼顧水質與涵養,所以,道路的功能可以很多元。
下一次,當你聽到道路有了革命性的角色,千萬不要意外,這可是完全可以意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