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寶可夢給我們的啟示 環境正義
精靈寶可夢擴增實境(augmentedreality, AR)的地圖遊戲體驗,就像當年的世紀帝國探險,席捲台灣六、七年級生的記憶
2016/08/12 13980
Mika Baumeister,取自Unsplash

風靡世界的精靈寶可夢(pokemon go),在八月六日星期六上午悄悄地在台灣上市,口耳相傳之下,迅速地傳播開來,第一天就有超過1000萬人下載,一直到第三天,已經到達1億的下載量。就算沒有下載的人,也見識到路上一個一個石化人,喔不,是一個一個小智(遊戲角色),正專注地丟寶貝球(或稱精靈球)、收服各種屬性和等級的神奇寶貝。

精靈寶可夢擴增實境(augmentedreality, AR)的地圖遊戲體驗,就像當年的世紀帝國探險,席捲台灣六、七年級生的記憶,這次從把人帶到電腦裡,轉成把人帶到真實街道和公園裡,創造了可以說是台灣目前所見最大的「散步潮」,另類的健康運動。男女朋友的約會、親子的互動時光,透過邊散步找神奇寶貝、邊搜集道具、更重要的是努力的累積里程來孵蛋,甚至來張虛擬與真實的合照,分享在臉書上趣味十足。

萬人空巷、人手一機的熱潮更挑動了政府亟欲創新和轟動世界的渴望,政府官員與民意代表紛紛跳出來宣示要創造台灣的寶可夢,不論是投資技術或是創造創新平台!但寶可夢真的是這麼容易模仿的手遊模式嗎?

寶可夢的手遊要順利運作,需要一個成熟且準確的即時地圖,今年剛滿十一歲的google map提供了重要的基底;4G的網路頻寬,也是這三、四年才建立,台灣只有都會區才有順暢的4G可以接受,網路頻寬不夠快,自然也就阻礙了抓到寶的機率;再者,還需要有活絡的社群網絡,和彈性又不失主體的商業機制。這些,精靈寶可夢的創辦人美國創業家John Hanke花了20年,最後的兩年內,募得8億台幣、帶領超過40人團隊完成精靈寶可夢的遊戲上架。

7月26日的行政院科技會報,在台灣還未正式上架前未卜先知,率先邀請了文化部參與,希望可以由軟到硬共同打造台灣的寶可夢。政府官員對精靈寶可夢的興奮,其實有點讓人不知所以然,在台灣現實條件基礎建設就不足的狀況下,雖然肯定#鄭麗君部長所強調的內容投資應增加,但基礎建設不足,三分鐘熱度、強調快速且便利的網路生態,也容易被外在環境的支援彈性不足所打擊。若如此,行政院藍圖中的台灣的寶可夢,究竟是甚麼樣的寶貝?政府看到的是國際的手遊市場?台灣玩家的消費力?潛在的周邊商業模式、包含觀光?還是看到玩家生活模式的改變,一起來「散步」?

精靈寶可夢的風潮才剛開始,但會持續多久?在台灣可能並不長壽,這樣的投資值得嗎?除了基礎建設的問題外,別忘了2016年已經破紀錄成為地球溫度最高的一年,在日本因天氣過熱,亦大幅削弱了玩家的熱度;臺灣懸浮微粒PM2.5的指標燈號在2014年年底至今才上路沒多久,走在路上是健康還是危險?國健署、氣象局都還不敢說個準。一個風潮的遊戲可以短暫的改變人們的習慣,但是現實的環境才是真正的長遠影響,希望精靈寶可夢給我們的啟示,是再次提醒我們要從短期的測試中,學會長期的建設。台灣的社會、經濟和環境發展經不起政府不切實際的靈光乍現。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