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外來種的錯?真的嗎? 生物多樣性
銀合歡,別名白相思子、細葉番婆樹、臭菁仔。
2016/09/12 18237
鵬智 Bird 賴 Lai/Flickr

銀合歡,別名白相思子、細葉番婆樹、臭菁仔。原生地為墨西哥南部及中美洲北部,高經濟價值樹木,從根到葉、從裡到外均可利用,嫩莖葉可當飼料、樹枝當薪材、生長快、纖維可製漿、美麗的葉面更是觀景植物的代表之一。臺灣林試所成功研發木炭商品,更提供其他非木材服務。但這些都不是常民所熟悉的銀合歡,在生態學界及政府的宣傳下,銀合歡最有名的外號是「生態殺手」。同樣是大自然的造物,何以銀合歡成為「悲傷的普西芬妮」?(註:普西芬妮是宙斯和大地之神的女兒、冥王的妻子,一旦快樂大地萬物向榮、一旦悲傷大地一片荒蕪)

銀合歡為何是生態殺手?這可能是他的原罪。銀合歡具有以下的植物特性:體質健康,屬於向陽性,陽光充足時生長快速,可長至六到八尺,覆蓋其他矮灌木或樹苗的陽光空間。具備競爭力,銀合歡葉面和果莢含有「含羞草素」,掉落到林地上將毒害其他植物,目前確知對我本土種中相思樹、楓香、銀木麻黃及台灣赤楊有相剋作用,透過抑制他種胚根的生長創造生長空間,密度可達每公頃5千到1萬8千株。堅強的生命力,砍伐後可於樹幹基部快速生長出5~10個枝幹持續向上發展。最後是茂盛的繁衍力,全年均可開花結果,每年每株均可形成1萬到2萬顆種子。

但具有向陽和排他性的植物,絕非銀合歡獨具。怎麼偏偏對銀合歡恨之入骨?還是『外來種』的這個名詞就格外讓人心生排斥與警戒?

臺灣常見、且深受居民喜愛的榕樹,若環境乾燥或土壤潮濕、好發氣鬚密布,強佔樹下空間;枝幹垂氣生根落地能迅速粗大,阻擾通風而抑制地面植被和其他植物的生長,枝葉茂密又阻擋陽光;樹根會分泌酸性物質溶解周圍岩石、創造適合其生長的土壤環境。因此榕樹周邊的地面通常都是乾禿禿的。但從未聽過須砍殺抑制數量,反而鼓勵投入資源修剪,讓榕樹與社區共生。

大自然有其規律,並非所有的外來種都能適應本土環境,大多數的外來種在進入新環境時遇到繁衍困難、本土生態系的排擠而消失,少部分的外來種馴化、融入本土生態系,而有更少部分的外來種具競爭力且能力高強能夠成家立業、在新境界壯大家族。

國際上的外來種研究已經從植物生態性狀轉而探討本土環境變遷對外來種的「侵略性」影響。非洲波札那(Botswana)沼澤外來藻類大量孳生、侵佔水域生態,已被證實非外來種藻類強勢,而是家庭廢水汙染毒害本土種、並且建立一個受外來藻類喜歡生長的「汙染環境」。

國內亦有民間自主針對銀合歡於不同土壤環境的生長狀況進行觀察調查。 從九種不同土壤地貌進行調查。發現廢耕農地在原生種已經成長到三公尺高後,芒草、竹子、銀合歡、小花蔓澤蘭等外來種族群逐漸縮小。反觀受石化砂石土填埋重金屬汙染的土地,放任狀況下本土種沒有生存能力,而芒草和銀合歡族群大,數量高於未受汙染的土地。過去曾有石化砂石土重金屬汙染的土地經過挖除整治後,外來種數量有限,而本土種的相思樹和桑樹在該地自行生長的狀況。

當外來種強勢而具侵略性時,我們是否應該反過來思考,我們的生態系免疫系統是怎麼虛弱下來的?此時的外來種與其說是肇因,更應該理解為生態健康警報。與其除之而後快,還不如思考如何打造健康的生態體質,或許才是我們本土生態環境的永續課題。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