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的環保署長 環境法治 環境正義
我們關心台灣未臻成熟的環境治理、關切猶欠完善的環境法治、更關懷不受重視的環境正義,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涉及到一個職位,那就是環保署長、環境部長。
2016/10/11 51238

行政院長林全公佈內閣名單,新任環保署長內定為李應元先生。身為環保團體,我們關心台灣未臻成熟的環境治理、關切我們猶欠完善的環境法治、更關懷我們不受重視的環境正義,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涉及到一個職位,那就是環保署長、環境部長。

我們常常在問,社會大眾應該對環保署長這個職位有什麼樣的期待?從1987年環保署成立到現在,歷經了多位環保署長,平心而論,我們其實對於這個職位應該有的形象仍然不夠明確,通常也不太過問,更談不上有太多期待。

理論上,人們對於環保署的成立,至少希望這個機構可以帶給我們乾淨的空氣、清澈的河川、滿山的林木、無污染的地下水與土壤,但是現實與理想總是背道而馳。舉幾個近來發生的案例。面對空氣污染問題,當雲林通過禁燒生煤石油焦自治條例時,現任環保署長居然搶在經濟部長、能源局長之前跳出來發文反對,令人不寒而慄 ; 在面對廢棄物問題時,又趕在經濟部之前提出開放廢電腦、電路板等12項廢五金合法進口的提案,再對環境開一槍 ; 在溫室氣體減量工作上,則試圖將火力發電廠的減碳責任轉移到民生、住商部門,讓人感覺他的身分錯亂。

至於再前一任環保署長,則是在離職一年內就轉任民營電廠森霸電力董事長,無視公務員服務法十四條之一明定,「公務員於其離職後三年內,不得擔任與其離職前五年內之職務直接相關的營利事業董事、監察人、經理、執行業務之股東或顧問」,或許他認為發電廠跟環保無關(當然,我們無法想像這樣的法令解釋),一位視旋轉門條款於無物的前環保署長,我們只能用夫復何言來形容。

回到新科環保署長身上,李應元先生說任職後的首要任務是成立環資部,我們很希望他知道成立環資部到底要幹嘛?以預算來說,現在環保署的預算只占政府總預算的0.2%,和蒙藏委員會、僑委會是沒錢好朋友。未來成立環資部因為整併水利署、林務局等單位,可以增加預算是一回事,但有沒有能力改善環境又是另一回事。

舉例言之,環保署原來的空品處變成污染管制司後,會不會加嚴發電廠、工廠、汽機車的排放標準?水保處變成水及流域司之後,是不是會開始對工業用地下水收費?廢管處變成資源循環司之後,廢棄物與「產品」之間的界限是否依然曖昧不明?增加氣候變遷司之後,工廠排放溫室氣體的外部成本是否能被完整計算?這些問題比起是否成立環資部,或許是人民更關心的,希望李準署長已經開始做功課了。

台灣的環境部門、環境事務一直都處在比較邊緣的地位,但是近年來的發展,人們已經開始認清沒有好的環境,再好的經濟也像沒有根一樣,不會提升生活的品質。但這樣的意識改變,還是動搖不了我們根深蒂固的經濟發展思維。

13年前環境基本法就說「環境優先於經濟」,現在看起來有點像玩笑話。在很多人的想像中,政府會出現一個「地球超人」,東奔西跑將破壞環境的壞蛋一網打盡,如果您認為這位地球超人會是環保署長,那就錯了。行政機關沒有人格分裂,行政院下的各部會就像手足,聽總統、行政院長的指揮。所以環保署不會、也不敢去為難經濟部,如果台灣政治領袖中有地球超人的話,那個人會是林全、會是蔡英文。但是蔡準總統在今年二月說,沒想到非核之外,還要面對(無煤)這麼困難的事,發言著實令人捏把冷汗,看來對環境議題的涉獵還不深,希望上任之前可以和林準院長一起在環境議題上多做點功課。

他們兩位能夠多挺環境一點,我們才能真正貫徹環境基本法的要求,讓環境優先(不一定只顧環境而已),成為政府各部門的施政細胞,能夠不再只問經濟,不管環境;能夠不再只有本位,沒有環境。

當然,如果環保署長在意環保署的環境治理是否與時俱進、環保署本身是不是綠建築、環保署法令是不是最先進、環保署是否最能引進國際合作與國際環境潮流趨勢、環保署的溝通是否透明公開、環境法治是不是能讓環境更好等等,遠甚於環保署署長職位的有無,那麼或許台灣的環境將因為這個職位而得到更大的信心與保障。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