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物與 自然之歸屬,兒童分得清楚,大人呢? 環境正義
關於自然萬物之歸屬,是否役於人,兒童可能有不同想法。
2021/06/08 17254
圖/dlugo_svk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世紀第一章第26節)。

關於自然萬物之歸屬,是否役於人,兒童可能有不同想法。

2011年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三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希望了解兒童對於「所有權」的觀念,以及對於「自然物」的態度。這些研究發表於美國心理學會發展心理學期刊(APA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研究結果指出:3歲幼兒即認為人造物有主人,但松果和貝殼等自然物沒有主人;到了6歲,兒童可以分辨人造或自然物,多數認為自然物沒有主人;而人造或自然物,可能是兒童用於判斷「所有權」的第一個線索。

這項研究共邀請131位年齡介於3至6歲的兒童參與,主要來自中產白人家庭,實驗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個實驗,3歲兒童查看了五種人造物(叉子、泰迪熊、球、鞋、卡車)和五種常見自然物(樹葉、貝殼、岩石、樹枝、松果)圖片。研究人員詢問每位孩子:這是屬於任何人的嗎?有89%比例的兒童,將人造物視為某人所有,僅28%將自然物視為某人所有。

為了確保兒童不是基於個人經驗,例如曾經擁有一隻泰迪熊而做出判斷,第二、三個實驗,研究人員使用更不常見的三種人造物(船舵玩具、檯燈玩具、塑膠球)和三種自然物(珊瑚、海草、海綿)照片進行測驗。一組3歲至6歲兒童事先被教導哪些是人造或自然物,一組3歲至5歲兒童只有一半是人造物一半是自然物的提示。

研究人員詢問:這是屬於任何人的嗎?結果發現,不管有沒有事先教導或提示,各年齡兒童普遍認為自然物不為人擁有,但對於人造物是否屬於某人,較不一致。而到了6歲,兒童已可明顯分辨人造與自然物差別。

第四項實驗與前面類似,除教導哪些是人造或自然物外,另加上提醒小標籤;結果同前,3歲至4歲兒童普認為自然物不為人擁有。

最後一項實驗則是選擇與偏好,4歲至5歲兒童看了一張莎莉女士的照片和兩張陌生照片物體(一張人造物一張自然物),研究人員請大家幫莎莉選選看,看看哪一個物品是莎莉擁有?有72%兒童認為莎莉擁有人造物;繼續問到,莎莉比較喜歡哪個物體時,回答人造物與自然物的兒童大概各占一半。

這一連串的心理認知實驗,引發了幾點思考,即所有權的觀念,從何來而?為何根深蒂固?學齡前兒童,多數不認為自然物應被某人所有,那麼「以人類為中心」的思考,是後天文化、教育所致,還是實驗不曾發覺之先天本性?

關於兒童教育,明代王陽明《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中提到「大抵兒童,樂嬉遊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萎…」理想的教育之道,應該是順應兒童天性之發展。那麼,現代社會與法治,視自然為「物」,為人所擁有、使役的教育觀,從心理認知研究結果來看,實屬逆兒童之天性而行。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