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時論廣場》台灣氣候表現跌落谷底 氣候變遷
「2020全球氣候表現指數」,台灣排名第59名,與沙烏地阿拉伯(60)、美國(61)並列倒數前三名,這是自2008年台灣列入排行以來,取得最差的名次。
2019/12/10 23972
截圖自2020全球氣候表現指數(The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縮寫為CCPI)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謝英士董事長、高思齊資深研究員

 

 德國環保團體—德國看守(Germanwatch)今天在馬德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發布「全球氣候表現指數」,台灣排名第59名,與沙烏地阿拉伯(60)、美國(61)並列倒數前三名,這是自2008年台灣列入排行以來,取得最差的名次。

 

對照今年九月環保署在紐約的氣候行動高峰會,高調宣傳台灣近十年的能源燃燒排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年平均成長率只有0.1%,優於中國(4.8%)、韓國(2.3%)及新加坡(1.6%)等鄰近亞洲國家。似乎與德國看守的排名大相逕庭?

 

事實上,環保署指的「近十年」是2005到2016年之間,然而2017年以後台灣的能源政策發生重大轉變,2017年民進黨政府宣布到2025年的能源結構為:天然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合計煤氣火力發電的比例高達80%。且2018年11月經濟部已經明確表示台灣沒有淘汰燃煤的條件,這是環保署對國際隱藏的真相。

 

除了減碳去煤成效不佳之外,台灣近年雖然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但是在再生能源指標上,表現也非常差,這又是為什麼?

 

因為這項指標並不完全以太陽能、風機的「鋪設數量」與「速度」為唯一評分標準,同時也注意再生能源是否造成既有生態的破壞,以避免為了鼓勵再生能源反而造成生態浩劫—這在許多國家已有前例。

 

不幸的是,台灣在廢核與20%綠能的大旗下,正走上同樣道路:近年各種以補貼、躉售、稅賦優惠、取得土地優惠為利基的綠能迅速竄起,許多過去基於生態或水土保持受到保護的土地,例如林地、溼地,都必須為其讓路,然而建立再生能源設施需要清除樹木,以鋪設輸電線路並建造變電站將電力中繼到電網。巨大的風力發電機需要支撐到相當的高度,從而破壞景觀生態。在高雨量地區,這些變化可能導致土石崩塌,造成當地生態與居民生計的威脅。

 

以實施近20年,投入數百億經費的平地造林為例,留下造林的成果,既有美麗景觀的功能,又可以固碳、降溫、水土保持、豐富自然生態,如果把樹砍掉改成太陽能板,就只剩下「電」了,還未減碳就先破壞自然,這樣的綠能真的『綠』嗎?

 

在台灣的氣候表現荒腔走板之下,或許我們應該更強調「調適」的重要性。舉例言之,原住民劃設中的傳統領域幾近台灣全部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實不得不注意原住民在氣候時代的關鍵角色。根據統計,全球良善的原住民土地管理,消極方面將可減少碳排6.2GT,積極則可儲碳849.3GT,比全球發展高鐵所可達成的減碳1.52GT,效果還好。與種樹的減碳效益18.06GT,完全可以相輔相成。簡言之,原住民所在的山林深受氣候變遷影響,卻也存在契機。

 

將氣候正義的調適作為放在氣候行動的核心,包括更好的氣候政策與法治,在城市與原鄉對兒童推動氣候教育,也許是扭轉台灣氣候形象日益惡劣的最佳出路。


 

本篇經修改標題、節錄後刊載於2019.12.10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