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時論廣場》巴黎協定或將更完整,台灣能否抓住機遇? 氣候變遷
COP24大會結束。在各界擔憂、看壞中,通過長達133頁的巴黎協定實施細則,也就是俗稱的規則書。遠在天邊的台灣,能否及時趕上這班低碳經濟、韌性與公平並
2018/12/17 49184
圖片來源: COP24官網

世界最大的氣候談判會議—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在台北時間十六日於波蘭卡托維茲結束,比預定的時間晚了一天。在各界擔憂、看壞中,巴黎協定通過長達133頁的實施細則,也就是俗稱的規則書。


大會主席波蘭籍的柯提卡(Kurtyka)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從主席台一躍而下的畫面,直擊人心。儘管決議內容未臻完善,仍為人類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動帶來一線希望,


規則書確立了未來國家報告的透明與互信機制、2023年後的全球盤點以及涉及的監督與計算方法。至於氣候資金則留待2025年之後確定;


作為長期參與、觀察氣候變遷發展的團體,我們認為此次會議可謂好壞並呈,特提出以下幾點觀察,供台灣各界參考:

一、  IPCC(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報告無法扮演政治催化劑的角色,象徵科學的力量在氣候談判過程漸漸式微;巴黎協定既設定了世紀末增溫最好不要超過1.5度、應該控制在2度之內,理論上科學不應再有爭議,但美國、俄羅斯、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藉口科學不確定而消極抵制,明年COP25的東道國巴西就撤回舉辦的承諾,而必須改到智利舉行;

二、   煤炭與氣候變遷的關係複雜,充滿矛盾的隱喻。COP24選擇在波蘭的傳統煤炭大城卡托維茲舉行,據稱是因為「離煤轉型成功」,但事實上該城煤氣味仍重,主辦國波蘭還是大剌剌的昭告世界,煤是該國不可取代的能源,而類似波蘭的國家還有不少,減碳核心中的去煤化顛仆難行,預示了某種人類悲劇的宿命;

三、   聯合國氣候談判向國家,而且是氣候劣行國家傾斜,公民團體遭到邊緣化,無法對各國政治領袖形成壓力;此次在卡托維茲溫和抗議的群眾,面對的是嚴陣以待的鎮暴警察與警備武力,主辦國不友善的態度與抗拒公眾參與立場昭然若揭,而聯合國似乎也間接「接受」了這樣的態度與立場,這對未來巴黎協定的執行起了非常不好的作用;

四、   為開啟巴黎協定對話機制,去年由斐濟倡議的Talanoa對話型式尚存,但似乎欠缺行動理據,未來恐怕淪為弱國新亭對泣的場域,實際效果有限;

五、   超過五十個政治領袖與國家簽署「西利西亞宣言」(SilesiaDeclaration),呼籲各國重視「公平轉型」(justtransition),在認知氣候變遷帶來挑戰與機遇的同時,要更關注城市韌性、勞工轉型等的典範轉移;這個由波蘭提出的宣言,能否成為凝聚談判共識、化解執行障礙的基礎,值得觀察;

六、   美國雖退出巴黎協定,卻仍積極參與推動透明機制的建立,是否為將來重返埋下伏筆?而中國與歐盟撐起的國際氣候治理的多邊主義,能否有助於巴黎協定的長久合作,落實氣候財務機制,仍屬未定;

七、   未來世代必成為確保巴黎協定執行的新動能。瑞典女孩桑柏格在會場的大聲疾呼為規則書的催生帶來助力,此股力量或將對各國的政治、司法、立法上產生推波助瀾,必有可為之處。

 

綜合而言,2015年巴黎協定通過,展現了絕無僅有的完美氣候外交典範,建立由下到上的「國家自主貢獻」制度,三年後,「由上而下」的實施細則通過,將使這個制度受到監督與檢視,讓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誓言有了行動的基礎與檢討的可能。

遠在天邊的台灣,能否及時趕上這班低碳經濟、韌性與公平並進的轉型?


 

本文經節錄、修改標題後刊登於1071217日《中國時報》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