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林班歌一起消退的森林文化 環境正義
您聽過林班歌嗎? ​曾經在山林中傳唱的這些歌曲,​現在已經逐漸凋零,似乎也象徵台灣的森林文化不再,令人唏噓。
2017/06/16 60745
林班工逐漸凋零,熱鬧場景不再 (Photo Credit:環品會)
6月9日,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在臉書上寫下:「台灣的林業史,除了現有的官方記載,迫在眉睫的還有原住民林班工在內的林業耆老口述訪談,與林班歌的採集記錄,才能呈現更豐富而多元的史觀。」

林局長能夠重視持續流失的森林文化,注意到一般人罕有聽聞的林班歌,對於森林文化的反省是有正面助益的;但除了訪談、記錄之外,要能成功保存、恢復森林文化,最重要的工作還是要回到林務本身。

生於山林,活於山林,原住民一直是山地營林最主要的勞動力,而隨著光復後土地收歸國有,台灣省各縣市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1948)頒定,留在山上擔任林班工變成不得不,也理所當然的選擇。所以,林班歌的確體現了原住民文化的部分縮影。

早期造林多是大面積且深入山林,根據林務局統計,光復後民國35-48年間全省造林總面積為351,709公頃 ,一年平均造林超過2.5萬公頃,與今日每年不過6-7百公頃相差甚遠。兩相對照,可以得知森林復育的成果,但同時,也是勞動力的消退,森林文化的轉變。

大面積造林工作沉重且單調,每次工期經常長達一至兩個月;如果遇上樹苗新植工作,整個雨季都待在山上趕工也是時有所聞。望著一座又一座的山頭,整地、除草、新植、修枝、伐木、採種,日復一日的勞動,唯一能慰藉宣洩情感的,只剩下休息時的呢喃,或是夜晚齊聚時的哼哼唱唱。

旋律或許取自部落古調,又或是年輕人帶來的新曲;歌詞描述山林工作的辛酸,對家鄉的想念,甚至是一些抱怨。這些混雜著母語、國台語流行歌曲的林班歌,隨著林班工間的流動,跨越了林區,從山上回到家鄉,成為山林工作者間特有的次文化。

但這種文化,隨著林班工的凋零,造林、營林工作的銳減、單純化,現在幾乎已不復存在。一個語言如果沒有人使用,很快地就會邁向死亡。一個文化要能延續,培育文化的環境也必須要被保存。林班歌的消失,反映的是台灣林業的失落,沒有產業、沒有勞動人口,由官方再去傳頌這樣的歌,反而顯得矯揉。

如果台灣森林文化的反省與再造問題沒有獲得重視與改善,林局長所提的林班歌採集記錄,到最後只會是一件典藏工作;在微弱的火光消失之前,抓住最後風采,讓後人知道曾經的美好,無助於森林文化,甚至是森林新生命的延續。

後記:對於林班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飛魚雲豹音樂工團」,系列八:布農專輯—林班原住民族的悲歡離合。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