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與環境主義的危機 環境正義
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所舉辦的各式各樣活動,似乎已經無法激起群眾對於環境的熱情​,這是不是一個危機?
2017/04/25 59138
2017年華府世界地球日活動,為科學而遊行(Photo Credit:Earth Day Network)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從1970年全美大串聯至今,即將邁向半世紀,但這個最具代表性的環境運動,如何找到新生命、延續當初的理念與價值,才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1970年的世界地球日,承接了反戰、自省的社會氛圍;加上戰後飛速成長的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日益顯現。《寂靜的春天》一書種下的環境意識種子,歷經1969年加州聖芭芭拉海峽漏油汙染事件後,終於開花結果。群眾力量找到了一個更少政治性、更有正當性的出口,同年底催生了美國環境保護署 ,促成清淨空氣法(Clean Air Act, 1970 )、清淨水法(Clean Water Act, 1972 )、瀕危物種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s, 1973 )等重要法律相繼建立,為全球環境治理帶來典範的意義,一時蔚為風潮,各國爭相訂定環境法律,推動污染防治工作,環境主義逐漸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觀念,「環保人士」也成為一種專有名詞,具有正面能量的代表。

47年過去,關燈、種樹、淨灘、慢跑等為地球日舉辦的活動多如過江之鯽,但現在的地球日所能帶給大家的,可能不是更多、更健康、更正確的環境意識與公眾認知,很多時候,『環境主義』更像是不讓人喜愛的破壞分子,所以,最新的美國民調顯示,約有42%的人認為氣候變遷風險是被誇大的環境議題,一半以上的人認為電力生產優先於環境保護;美國總統川普更大筆一揮,砍掉曾令美國人感到驕傲的環保署預算,並揚言退出巴黎協定。

台灣也不遑多讓,雖然我們通過了足以讓人稱羨的氣候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但根據19日審計部於立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報告指出,2030年我國碳排放將飆高到3.11億公噸,與原本向國際承諾的自主減碳目標NDC,高出近1億公噸。以這個數據迎接即將到來的世界地球日,充滿了反諷,卻也是台灣「不敢面對的真相」。

環境運動要脫離單純的群眾訴求,讓環境成為國家治理考量的因素,就不能只依賴簡單、蜜糖式、讓人舒服的訊息,靜態的反思以及對科學事實的追求、思辨,更是必要。這也是為什麼有團體在地球日發起為科學而遊行的道理,當人們不相信科學、不願意以科學精神追求真理、真實的時候,可能更恐怖的政治就要來臨,地球就要遭殃了。

地球日創始人康州參議員尼爾森(Gaylord Nelson)很早就體認到,只有激情不夠,更重要的是群眾環境意識的培養,當時即提出國家環境教育(national teach-in on the environment)的構想 。今年聯合國世界地球日的主題亦為「環境與氣候知識」(Environmental & Climate Literacy),認為環境與氣候知識是催生綠色選民、推進環境與氣候法律政策的引擎,也是促進綠色技術、增加就業機會的動力。

誠哉斯言!

台灣正值非核少煤,能源轉型之際,環評機制調整,原住民傳統領域所涉及的土地利用等也正如火如荼進行討論。如何內化環境價值,跳脫經濟與環境二元對立的思考慣性,正是地球日能否重啟動能,綻放光彩,得到世人重視的關鍵所在。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