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
登入
首頁
關於本站
氣候法中心
地球觀點
地球行動
贊助我們
綠色轉型
分享
列印
大字
小字
【試閱】挺身為環境
氣候司法
十二位檢察官救環境的故事,帶您看見臺灣環境犯罪最黑暗、也最真實的一面。
2023/07/13
1305
書籍介紹
發 行 人:謝英士
總 編 輯:高思齊
出 版 者: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總 經 銷:石在實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2
語 言:正體中文
定 價:380元
內頁預覽
內容簡介
為什麼法律明明就有處罰環境犯罪,卻還是每天看到河川汙染、森林盜伐、盜採砂石、廢棄物濫倒的新聞?
當法律規範無法被貫徹,再嚴格的立法都是一紙空言,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大地一再被人類的慾望給蠶食鯨吞。
十二位檢察官救環境的故事,帶您看見臺灣環境犯罪最黑暗、也最真實的一面。
目錄
推薦序 保護環境是檢察官的使命—顏大和檢察總長
序言 環保團體對檢察官的期待—謝英士董事長
1檢察官的公益代表人角色—曾昭愷
後記-提升環境犯罪追訴效率,留給環境一線生機
2環境保護的檢察官觀點—陳鋕銘
後記-永續發展,人類才有未來
3盜採砂石現形記—謝志明
後記-兌現對地球母親的承諾
4山老鼠與血牛樟—陳宏兆
後記-除了處罰森林可以有其他治理方式
5追溯毒害河川的兇手—林仲斌
後記-環境治理第一步﹕全國法歸建檔、公開
6惱人不休的廢棄物定義—吳錦龍
後記-形塑廢棄物的真實樣貌﹕借鏡日本經驗
7揪出被竄改的空氣數據—曾文鐘
後記-空氣汙染與人類發展
8一塊土地的三層暴利—陳建州
後記-資金的走向也會影響人類未來的方向
9環境工程貪瀆事件簿—謝肇晶
後記-築堤防洪,不如讓城市成為「海綿」
10黑心豬肉追緝令—黃裕峰
後記-你可曾真心感謝過食物對你的付出?
11黑道環境犯罪大搜查—劉俊儀
後記-哀悼一位環境工作者之死—追憶卡塞雷斯女士
12追緝有毒廢棄物跨國犯罪實錄—郭文俐
後記-象牙海岸有毒廢棄物傾倒案
關於TEED
詳細資訊
•ISBN:9789869440905
•分類:檢察官、環境保護
•規格:平裝/225頁/15x21cm/普通級/黑白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篇章摘要
•樹木不會說話,河川不會呼救,檢察官如何發現環境犯罪?2007年台南地檢署首度結合民間環保團體,成立「大台南地區打擊環境犯罪結盟」,擴大檢察官偵查環境犯罪的觸角,嚇阻台南地區環境犯罪。
•當一塊木材的單價跟黃金一樣高時,金錢的氣味就會吸引山老鼠進入深邃的森林中砍伐。他們組成集團,擁槍自重,甚至以毒品威逼利誘熟悉山林的當地居民以及外籍移工當嚮導,所到之處珍貴木材無一倖免。檢察官如何與之對抗?
•同樣的有毒液體,接管線排入河中的刑責,居然比用水桶倒入河川的刑責輕兩年?同樣的有毒物質,環保署認定為「廢棄物」,經濟部卻認定為「產品」。在紊亂的法令下,檢察官如何執法?
•空氣沒有顏色,要靠監測數據來說話,當排放數據被業者竄改的時候,檢察官能否揪出不法?
•一個石籠攔砂工程,背後隱藏多少利益,讓水利署河川局的局長、副局長不惜舞弊貪瀆?檢察官又如何突破招標說明書的作弊手法?
•為什麼環境犯罪總有黑道介入?檢察官雖然擁有與黑道抗衡的警力,但當黑道與政治結合之後,往往可以依靠選票東山再起。
Copyright©2017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AllRightsReserved.
登入EQPF會員針對本議題進行回應,回應前請詳閱「
地球盟友宣言
」。
會員登入
註冊會員
下一頁留言
相關訊息
「環境訴訟」何以難以成功?
高雄厝與新能源的氣候變遷法律分析
深具啟示意義--德國憲法法院的氣候判決評析
亞泥花蓮新城山的礦業權展延爭議
「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觀察與意見
更多訊息
上一篇
文章列表
下一篇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