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品時論:重視ESG內涵,遠離綠色泡沫 氣候變遷
全球最早成立的國際金融機構,以「央行中的央行」著稱的國際清算銀行(BIS),日前於第三季度審查專題報告示警:全球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資產劇增,2
2021/10/02 12176
國際清算銀行季度回顧

全球最早成立的國際金融機構,以「央行中的央行」著稱的國際清算銀行(BIS),日前於第三季度審查專題報告示警:全球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資產劇增,2016到2020年間增加近三分之一,達35兆美元,綠色資產泡沫的風險愈來愈大,全球ESG資產估值可能過高。


專題報告並提及19世紀鐵路投資泡沫、20世紀末互聯網泡沫,以「綠色泡沫」(green bubble)形容目前過熱的ESG投資,已存在系統風險。


泡沫的形成,象徵了一個時代的特殊現象,人們爭相競購這些明星金融商品,但不少只是沾上邊,甚至以假代真的投資標的混雜其中,疫情下各國實施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催生之熱錢,更加速綠色泡沫形成。而在潮水退去之前,如何去蕪存菁,留下更多有價值的ESG資產,必須要先直面ESG的本質,以及目前不足之處。


迄今為止,能源產業是產製最多綠色創新與專利的部門,特別是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能源生產公司。在氣候變遷與去石化燃料全球浪潮下,這些即將被替代的產業積極求生,不難想見,其專利創新之數量是一般企業的三倍之多,且常有重磅的綠色專利,但ESG投資者卻避之唯恐不及,為什麼? 


ESG顧名思義是要作到環境、永續、治理的三足鼎立,這三個指標時間長、牽涉的都不是只有經濟面,更多是跟法規、文化、環境變遷速度有關,也就是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判斷;能做到ESG的企業,乘著趨勢發展,資本的成本可能更低、評價更高、系統韌性更好,且獲利更佳。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恐怕都是一些「硬底子」的公司才有辦法。


風起雲湧的ESG浪潮席捲這個時代,過去單靠專利技術領先的指標在ESG下逐漸脫勾。能源產業的技術創新與ESG是否具有本質上的衝突?還是受到刻意誤解?實堪玩味。


環境、永續、治理的演進以及真實的內涵是不是一種藝術?還是另有其稽核機制?答案應該兩者兼具。藝術是指金融機構面對外部變遷,內部自省優化永續授信與審查過程,降低ESG「定義風險」和「漂綠」疑慮;藝術也是指金融機構如何平衡內部衝突,即企業營利本質與ESG目標間的落差;稽核機制則是考量ESG的特殊性,在氣候行動、永續作為與治理思維上的所有具體指標,均應涵蓋在內。


換言之,這不是單純的商業行為,更有「環境與社會外部性」考量。因此,從軟到硬的(外部)稽核機制是ESG金融的必要路徑。


ESG金融需要有外部稽核,例如金管會今年7月所頒佈之「ESG相關主題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資訊揭露事項審查監理原則」 ,規定投信若發行標榜ESG的基金,至少60%需投資ESG主題相關標的(竟然不是百分百);ESG也需要「赤道原則」,針對涉及氣候變遷、人權、原住民的ESG融資與貸款,做到透明揭露與第三方稽核,如此,或許ESG投資的泡沫風險可稍微控制。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