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品時論:從日本木製衛星看台灣林業淨零 氣候變遷
日本計畫於二○二三年發射全球首顆「木製衛星」,展現日本形塑木材品牌、加速森林產業發展的企圖心。反觀台灣,林產業長期積弱不振。
2022/01/06 16133
盧毓庭/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繪
日本住友林業與京都大學計畫今年二月將木材送上太空站試驗,爭取於二○二三年發射全球首顆「木製衛星」。這項雄心萬丈的計畫,勾勒出一幅木材與太空尖端科技揉合的未來圖景。

這是日本形塑木材品牌、加速森林產業發展的企圖心,也是積極利用森林,重視森林碳匯,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戰略。

台日森林覆蓋率都超過六成,森林資源豐富,但台灣森林國公有林面積約占全部的九十三%,以國有林為主;日本則相反,國公有林面積僅占四十一%,以私有林為主。面對林產業,日本政府受到的(選舉)壓力大上許多,積極振興林產業、照顧林農;即使面對東南亞、歐美集約大型林業低價木材的衝擊,日本林木自給率仍維持在卅二%。相比之下,即便二○一七年林務局宣示為國產材元年,迄今台灣林木自給率仍在一至二%間掙扎。

此外日本林野廳也積極推動森林碳匯政策,除宣示最快二○二三年讓國產材生長效率翻倍、二○三○年國產材產量較二○一九年增量卅五%,以強化森林碳匯量外,去年底更公告修訂《為實現低碳社會做出貢獻的建築等木材使用促進法》,增設「木材利用促進總部」進行跨部門協調,授權其他部會修訂促進木材使用「基本政策」;增列「建築木材利用協議」機制,授予國家、地方公共機構、企業間,簽署促進木材利用協議強化橫向聯繫,連結生產與消費者,期達到增加木材穩定供應效果。

反觀台灣從一九九○年代禁伐以來,林產業長期積弱不振,消磨林業人的企圖心,讓林業與森林碳匯議題在刻正熱議之「農業淨零排放策略」,甚至是台灣淨零排放路徑中,角色極度弱化。僅有非常保守之一切照舊(business as usual, BAU)情境,甚至於當新聞出現將新植造林土地難以取得,森林面積無法增加,進而曲解為台灣森林碳匯無法提高時,都不見林業人出來澄清。

森林碳匯目前情況是「法律空白」,以至於林業部門不敢想像具有「碳視野」的林業發展為何。

這樣相當不利森林整體發展,有必要重新從碳匯角度,思考政府與人民間的「固碳契約」,將林地視為「固碳」基礎建設,以良善的法律設計與制度規畫引導林業進入台灣淨零排放路徑,成為更重要的固碳貢獻者。

林業部門要藉此思維變革,捨棄過去林產業「利不及費」的觀念,從自然、氣候價值切入,以最大化碳吸存(造林及再造林、混農林業及邊際農地造林、都市綠化)、碳保存(減少毀林、退化及復育、永續森林經營、林火控制與病蟲害防治)、碳替代(增加林產品使用、生質能),及碳管理(加強土壤碳蓄積、森林監測與碳計算、公眾參與及法規建置)為目標,找回其在二○五○淨零路徑下的角色與定位,甚至進行以碳視野為基礎之組織再造。

一葉知秋,從日本木製衛星研發,可看到日本對森林碳匯的創意想像與企圖心,台灣應急起追上。

*本文經刪減後刊登於111年1月6日聯合報民意論壇:https://udn.com/news/story/7339/6012525?from=udn-catelistnews_ch2&fbclid=IwAR02Rlg7BwdeabCCnME03GF8S3vUrtCU9yYYjwfpqXffUJfT_rjj-82prn4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