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包材不是萬靈丹 環境法治
12月24日起,生鮮禽蛋『應』使用一次性之裝載容器或包材。為什麼一定要換? 換運銷容器對於禽流感防疫效果到底如何? 對環境影響又是什麼?
2016/12/27 66811
紙蛋箱真的可以確保不被重複使用?(Photo Credit:防檢局)
12月24日起,生鮮禽蛋『應』使用一次性之裝載容器或包材。傳統市場、早餐店常見大塑膠籃散裝銷售使用,將逐漸走向歷史。

這項政策即使經過兩年緩衝、宣導,業者反彈仍大;市井小民不明究裡,隱約理解是為了防治禽流感,但未來蛋價可能上漲2至3成,對生活的衝擊才開始要浮現。

根據104年農業統計年報 ,全台蛋雞共有3千8百萬隻,每日供蛋高達1千9百萬顆。超過9成以上雞蛋使用塑膠蛋箱為運載器具 ,如以一個塑膠箱盛裝約2百顆推估,每天至少有8.5萬個塑膠箱,要被替換為「一次性」包材。

粗略估計,8.5萬個塑膠箱疊起來比兩座玉山還高,這些一次性包材可能是紙盒或是塑膠,都將產生巨量垃圾,增加環境負擔,也用力打了環保署推動長達十四年限塑、減廢工作一巴掌。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換?主要考量是塑膠箱容易殘留雞屎或髒汙,於蛋禽場間流通,導致傳染病擴散,不易控管。有此情形,乃是因為國內禽蛋包銷制度所致,塑膠箱於全國流通並無固定負責人員清洗 。

要解決這種困境,辦法再簡單也不過,只要要求蛋禽場設置蛋箱清洗與消毒設備;或由運銷業者代清潔即可,不須全面更換為一次性包材。這也是兩年緩衝期間,蛋商公會極力堆動的方式,諸如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農委會主管的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等單位 ,亦已針對蛋箱清洗機購置進行補助,如今這些嶄新清洗機即將棄之不用,豈不又造成浪費? 

此外,到底更換運銷容器對於禽流感防疫效果如何?過去又有多少病案是因容器不潔而產生,都是大問號。任何一個決策都有其管制成本,一樣的力氣如果花在加強蛋禽場管理、隔離,避免跨國侯鳥傳播病原,效果會不會更顯著? 還是說防檢局「覺得」這是一個對防疫有幫助的政策,就拉著全國2千3百萬人一起配合?

國內雞蛋包銷制度從60年代開始迄今,有其發展背景,國外使用紙盤(箱)承載雖有優點,但不見得一定要依循辦理。紙箱價高(40元)且用量大 ,如何確保 「一次性使用」,發揮防疫功能,也未見防檢局對外說明。

許多朋友或許會認為已設計回收管道,加強回收即可降低衝擊,但從環境角度來看,減少、重複使用仍優於回收。況且,一但沾染到病禽穢物,回收過程仍可能傳播病原,甚至擴大人禽傳染機會。主管機關真有自信,能夠確保紙箱不被資源回收者拾取? 不被運銷業者再利用嗎? 恐怕也沒有把握吧。

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已修法通過並開始施行,如果這項政策擬定過程仍有不周,無法回應前述疑義,應懸崖勒馬暫緩推行。在此,呼籲農委會應優先考量蛋箱消毒與一次性包材併進之可能。消毒把關如能做好,亦可達防疫效果。說不定,假以時日,台灣的經驗,將會是他國前來取經、學習的榜樣呢!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