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免用瓶裝水:以歐洲為例 環境正義
歐洲人的飲料消費也以瓶裝水為最大宗,佔44.4%,其次為軟性飲料佔40.1%。
2014/05/05 15467
bin foch,取自Unsplash

瓶裝水在歐洲

根據估計,瓶裝水在全世界總消耗量為1,690億公升,其中以美國為全世界消耗最多的國家,以271.2億公升獨佔鰲頭。但若依人均年消耗量統計,則前10名皆為歐洲國家,第一名為義大利(181公升/人年),其次是德國(166公升/人年)、比利時(121公升/人年)、西班牙(118公升/人年)、法國(114公升/人年),全球平均值為24.7公升/人年。但義大利和西班牙的銷售量削減速度也是全球之冠。

歐洲人的飲料消費也以瓶裝水為最大宗,佔44.4%,其次為軟性飲料佔40.1%。 可見歐洲人獨特的消費文化中,瓶裝水佔有特殊地位。在外包裝上,歐洲瓶裝水最多以塑膠為外包裝原料,其次為玻璃。

歐洲瓶裝水規範

在歐洲,飲用水相關規範已實行30年 ,最新的規範是「危害分析與關鍵管制點系統」(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System;HACCP System簡稱HACCP制度),瓶裝水水質需經嚴格控管,以防止微生物、農藥和重金屬的污染。

另外在歐洲有歐洲瓶裝水協會(EuropeanFederation of Bottled Waters, EFBW)以維護瓶裝水的安全、品質和環保標準。該協會是由28個國家層級之貿易協會組成,會員中也包含企業及研究機構。該協會重要工作之一是確保歐盟政府如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 EC)不會忽視瓶裝水產業的利益。 可見是從產業而不是以環保或水資源的角度切入

減少製程水足跡

2014年4月,EFBW宣稱經過數年來的努力,減少了製程中的耗水,透過問卷方式,統計出26.3%的瓶裝水製造業者在2007-2011期間,平均減少了19%的製程用水;在同一期間,瓶裝水廠的每公升產品用水量平均減少了10%。上述數據欠缺實證基礎,且無有效說服的立論根據,所以許多歐洲環保團體仍提出質疑,並強調瓶裝水並不永續。

反對瓶裝水倡議

歐洲環保團體「歐洲食物和水」(Water&FoodEurope)提出基於平等人權原則,水資源不該被企業佔有,該單位推出「活動免用瓶裝水」指引(Free yourevents from bottle water),該指引指出自來水安全、便宜,還可以消除社會和環境問題,指出塑膠瓶在製造和運送過程中非常耗能,在美國每年需耗170萬桶油來製造瓶裝水塑膠瓶,相當於100萬輛車的加油量。

指引中指出依據10步驟,可讓舉辦之活動遠離瓶裝水:(1)許多場地的營收包含瓶裝水;因此需要事先和合作場地做好溝通;(2)找出場地內最適合供水點;並事先和場地管理員確認水質無虞;(3)事先掌握需水量,以確保供水無虞,指引建議在炎熱天氣裡可用1.5公升乘以人數來計算;(4)確認是否需要過濾或冷卻設施;(5)規劃供水方式或供水點,指引建議規劃上應讓參與活動者能自行取水,以減少行政負擔;(6)依據不同場合選擇不同容器,如正式場合可選擇玻璃杯,也可在活動中販售可再利用之具紀念意義容器;(7)聯絡贊助商或政府單位贊助相關費用;(8)宣導本活動不使用瓶裝水之理念;(9) 因講者通常無法自行取水,需特別規劃講者飲水;(10)雇用人員以確保有足夠人手維繫供水服務。

結語

瓶裝水的消費文化在歐美已經行之有年,主要原因在於方便以及業者的廣告行銷包裝奏效。但是,瓶裝水對於環境永續的負面作用已經受到普遍的關切,歐洲的環保團體也不遺餘力地倡議少用、免用瓶裝水,這樣的消費態度轉變,也值得在台灣的我們借鏡。

政府如能提高自來水的可信度、可接近性以及安全性,加上環保團體、水資源團體的倡議,以自備水杯的新時尚方式使用自來水,運用在各式各樣的運動、活動當中,相信瓶裝水的扭曲消費文化可以得到適當地抑制與調整,而人類的用水文化也可以真正落實在與環境共生的基礎上。

延伸閱讀與資料來源:

https://www.foodandwaterwatch.org/....../guide-to....../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