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以環保形象參與世足杯--廢棄物成為環保原物料的環境、經濟、文化多贏 環境正義
當說到保特瓶與環境健康,你想到什麼?
2014/07/08 15099
Nick Fewings,取自Unsplash

當說到保特瓶與環境健康,你想到什麼?過去十幾年來經常有相關的倡議與行動,從環境組織、衛生健康組織、或政府部門推動,制訂相關政策並喚醒民眾意識,從節約、拒絕、管制等多重角度,處理現代生活為求便利,而生產出過度的保特瓶所產生的種種健康與環境問題。

除了保特瓶本身以外,保特瓶蓋所造成的環境傷害亦大,據報導指出,台灣每年至少使用28億支寶特瓶,一半以上的回收空瓶沒有包含瓶蓋的回收,寶特瓶與瓶蓋的材質不同,造成在回收處理時不相容是瓶蓋回收推動不若保特瓶回收推動成功的主因之一。因此,瓶蓋多半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棄,進焚化爐燒掉或透過排水系統進入河川、海洋,並嚴重地危害海生動物的居所和生命。

保特瓶回收的推廣不僅從民眾著手,特定產業的過往壞習慣亦須重視根治,高雄市環保局呼籲港口船舶落實資源回收工作,「漁船及貨船在海上作業時,常將各種廢棄物如漁具、寶特瓶及鐵鋁罐拋棄於海中,受到季風的影響,這些海上漂流的廢棄物,經常擱淺在沙灘上,數量極為龐大,不但造成環境汙染對海洋生態也產生極大危害」。

當前的回收資源中,保特瓶佔大宗

2010年英國冒險家利用1萬2500個保特瓶製成帆船,航行1萬6千多海浬,呼籲人們重視環保,關注海洋汙染問題,其引用聯合國統計數字顯示,「汙染海洋的垃圾中,80%是塑膠製品,其中大部分是塑膠袋和PET保特瓶。最近研究發現,在北大西洋上也出現了同樣的垃圾汙染帶,每平方公里有超過20萬塊塑膠廢片漂浮在海面上。每年約有100萬隻海鳥和10萬海洋生物死於這種塑膠汙染」。

過去的廢棄物,現在的回收物,未來的經濟商品

2014年,四年一度的世界盛事--世界杯足球賽在巴西火熱的開戰中,隨著進入十六強,不分時區、民族和國家,整場賽事受到的關注愈高、愈加細微。6月29日,法媒發表一則報導,指出「2300萬台灣人已贏得了世界盃冠軍,但不是在足球場上,而是在球員更衣室」。從四年前的南非世界足球盃開始,許多球隊的衣服變是採用台灣製造,由回收寶特瓶纖維製成的寶特瓶再生纖維紗(PET BottleRecycle Fiber Yarn)所做成,今年的世界杯,超過10隊球衣採用此材質,引起國際媒體關注,並在世足經濟下,甚至還有回收寶特瓶供不應求的狀況。

台灣,成為回收經濟的文化國度

慈濟超過30年的垃圾回收經驗,加上20多年來的研發,開啟了對廢棄物的不同想像與可能。台灣人才的創意和創新才智、努力和堅持是世界上有目共睹的,而台灣一般廢棄物產量亦驚人,若能化垃圾成黃金,將可創造環境、經濟、文化的多贏局面。

事實上不僅是保特瓶纖維可製成布料,台灣紡織業技術進步,利用咖啡渣、竹子、椰子纖維等環保材質的布料亦已研發成熟。過去的夕陽產業,如今因應著環保趨勢,將能在景氣低迷時,再度輝煌。

這種製造、回收、再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創意之外,具有文化能量的一種模式,因為世界杯足球賽,台灣的環保資源再利用的形象深植世人心中,也讓缺席世足杯的台灣,以另一個正面形象參與其中,國人應該與有榮焉。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