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調適之蛙類篇 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遷
無尾目又稱做蛙形目,屬於兩棲類的一個分支,是脊椎動物從水棲過渡到陸棲的中間形態,正因為這樣巧妙的過渡型態,使蛙類保存了特有的水陸兩棲生活史
2014/11/17 15092
Stephanie LeBlanc,取自Unsplash

無尾目又稱做蛙形目,屬於兩棲類的一個分支,是脊椎動物從水棲過渡到陸棲的中間形態,正因為這樣巧妙的過渡型態,使蛙類保存了特有的水陸兩棲生活史,並演化出對環境極為敏感的防衛機制,以在遠古時代完成開天闢地般的登陸壯舉。

到了今日,這樣的敏感度使牠們成了評估環境狀態的重要指標生物。

在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下,人類或許可以透過科技文明短暫渡過難關,例如編列工程預算治災防洪、闢建水庫貯存水源,生產冷氣壓縮機和發熱衣來度過溽暑及寒冬,這樣的科技力量為人類帶來幸福的同時,也使人類淡忘求生的本能,安逸處之。而在蛙類(或其他物種)身上,我們看到的,則是牠們如何充分發揮上蒼賦予的本能,投入適者生存的殘酷戰役。

兩棲類仰賴水域做為繁衍後代的媒介,因此每到雨季,在溪流、湖泊或者池塘邊,都能聽聞此起彼落的蛙鳴,那是演化競爭中不可或缺的旋律,演奏稍歇,新生命即將誕生。

但全球暖化,改寫了生命之歌應有的曲調,部分地區豐水期與枯水期不再規律,洪災、旱災出現的頻率也較過去頻繁,蛙卵沒有硬殼的保護、亦沒有防水的角質層(僅有一層由輸卵管腺體分泌的膠質膜包覆),卵泡容易隨著暴雨的激流而沖毀,或在高溫水份大量蒸發的情況下脫水萎縮,這使得蛙類耗費許多能量投入的繁衍任務功虧一簣。

氣溫的變化還會造成其他影響,例如可能刺激外溫動物蛙類的溫度感測系統,進而影響生理時鐘或改變繁殖週期;再如,蛙卵的孵化會因應不同溫度而有所差異(通常溫度越高卵的發育越快),暖化使得環境溫度上升,繁殖期可能提前,卵提早孵化,使破卵而出的蝌蚪面對更多的競爭與威脅,如與不同蛙類、甚至掠食者的孵化期撞期,不僅競爭食物,也更容易變成獵物。

再來是越來越強的紫外線(尤其指UV-B,波長275~320 nm),臭氧層的破洞(並非真的破了一個洞,而是相對變得稀薄),讓氣象預報每每在夏日偵測到紫外線指數達到危險級,暴露在如此高能量的射線下不需幾十分鐘,就可能導致曬傷(灼傷)等皮膚的受損或病變(癌化)。人們依舊可以倚靠工具(如陽傘或防曬乳)來過濾及反射紫外線,但蛙類則依舊扮演著苦主。

雖然演化的結果讓蛙類成了晝伏夜出的夜行性動物,藉此躲避紫外線的照射,但缺乏移動力與外殼保護的蛙卵就沒這麼幸運了,紫外線會造成蛙卵的死亡、基因突變及胚胎發育畸形,或導致青蛙的視網膜受損而無法避開天敵。

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改變,兩棲類只是眾多案例之ㄧ,絕非特例。氣候改變勢必造成生態環境的震盪,雖然龐雜的互動下,終有再平衡的一天,但如果生態環境從百家爭鳴演變成三國爭霸的局面,代表的不僅是台面上的贏家重新洗牌,而是生態的穩定性已經變得脆弱而不堪一擊。等到哪個物種一統天下,也隨即要被大自然歸零重新分化。

註:臭氧層破洞非全球暖化主要原因,此處僅為列舉說明環境變化對兩棲類之影響。

Copyright © 2016 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